在一些戰例當中,碰到這種情況,有的海軍將領會選擇全軍壓上,同時遷躍,同時抵達,把整個龐大的艦隊一股腦全塞進去。在另一邊的視野中,就是遷躍點光芒閃爍后,一整個龐大的艦隊就到了臉上。
固然瞬間所有的艦船都會遭受到危險,但是敵人的火力在這段時間也是有數的。待到遷躍艦隊把速度拉上來,把虛空盾張開,同時抵達的全部兵力,自然就能夠發揮出來全部的力量。
但也有戰例表明,魯莽的跳躍過去之后,對面的實力有可能超過原本的預估,又或者己方在開場階段受到的損失過大,導致后續戰斗力不足,從而陷入劣勢。
那會造成災難性的結果。
畢竟是遷躍到另一邊,若是陷入了劣勢,要跑都沒有地方跑,只能死打到底,非常容易全軍覆沒。
聯盟艦隊決定采取更為常規一點的策略。
進行遷躍的艦隊,是分批次的。
第一波到場的是一些小型的巡邏艦。
六天之后,超過二十艘黑魚級快速巡邏艦,穿過星界隧道,抵達了傲爪星域-廣豐星系的遷躍點。
進行星界遷躍的時候,是很難隱藏的。敵人縱使不能知道到底有多少艘、分別都是什么,在這條星界隧道里穿行。但卻能夠憑借星界隧道的涌動,探知到有一大批船即將到來。如果有出色的星語者,甚至連落地的時間都能夠算得比較精準。
一出來,二十艘聯盟黑魚就遭受到了全面的鎖定。
最危險的時候到了!
他們自己也非常清楚這一點。
一出星界隧道,他們就竭盡全力的壓榨艦船引擎的性能,嘗試在敵人鎖定到開火的這個短暫的窗口期,盡可能的逃開。
甚至連張開能量盾都是其次的。
以黑魚的體量,中炮就爆,開不開盾,意義不是很大。
他們的任務,是勾動敵人的埋伏,偵查情況,吸引火力,并且憑借小快靈的特點,盡可能的存活下來。
這當然是最危險的工作。
但是,海軍中就是這樣。
小船都是為大船服務的。
該擋刀的時候都得上,更不要說這種探雷的行動了。
十五分鐘后,還幸存的黑魚,就只有六艘了。
而在此時,第二批次的聯盟戰船也到了。
這一波,就有大船了。
"浴火新星號"就在其中。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