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邏艦偵測的火力信息,在五分鐘前就傳到了浴火新星號上。
敵人的火力封鎖情況,遷躍點周邊的太空詭雷布置情況……總而言之,就是在向主力艦船通告,有哪些可以選擇的遷躍點的位置,會相對比較安全。
這些信息當然不會是盡善盡美的,甚至是相當簡陋的。
完成遷躍,抵達星界隧道對面的二十艘巡邏艦,一共也就只在那邊有十分鐘的偵查時間而已,實在不能要求太多。
同時,浴火新星號的決策時間也非常短。在得到信息之后,僅僅五分鐘的時間,他們就會脫離星界隧道,抵達現實宇宙。
他們根本沒有可能去好好的選一個最優解,只能按照現有的情報狀況,在極為有限的時間里,盡可能的選擇了一個沒有被鎖定的區域,作為落點。
遷躍后的落點控制,是不可能做到完全精準的,一定會有或多或少的偏差。
這就是風險。
但這次運氣還不錯。
這里的太空詭雷數量并不多,只有幾顆,炸在了附近。有一艘護衛艦受到了比較大的影響;浴火新星號也吃了三發詭雷,但這三個詭雷都是在距離星艦還有一定距離的情況下,感應到戰艦目標從而觸發的,帶來的威脅并不大。
而敵人的火力,主要炮群并沒有對向這里。他們想要以浴火新星號的為目標,需要重新進行目標鎖定。
浴火新星號倒是沒有必要優先拉滿引擎。
它也做不了太復雜、太靈活的機動。
最優先還是要開啟虛空盾。
戰列艦的虛空盾還是夠頂的。
其次,就是火力系統。
火炮倒是不受星界遷躍的影響,在完成遷躍之前,就處于蓄勢待發的狀態。
完成遷躍的瞬間,火力系統就在全力索敵,鎖定目標,預備開火。
與此同時,艦船上的自衛攔截系統也蓄勢待發,全力運轉,準備迎接挑戰。
與這艘報應級戰列艦一起到場的,還有超過十五艘護衛艦。他們也都在全力的展開能量護盾,并全力運轉攔截火力。
幾分鐘后,敵人的第一波火力到了。
比預想之中的要少一些。
先前犧牲的黑魚們,還是發揮出了作用。相當一部分原本能夠第一時間鎖定過來的火力,被黑魚擾動,追著那些黑魚去了,轉移目標的速度有限。
己方的攔截火力瘋狂掃射,"反射者"與"捍衛者"猛烈的開火,盡可能的將敵人不多的火力,先一步攔截住。
但盡管如此,還是有三艘來不及展開能量護盾的護衛艦,被轟爛了。
說是相對比較少的火力,但對方三個星堡、數百個空間站、兩艘戰列艦、四百艘以上的各級艦船,全堵在這里呢。鎖定過來的火力再少,仍舊還是多的。
浴火新星號都挨了三四炮,只不過戰列艦的裝甲夠厚,沒什么大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