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在下一輪火力到來之前,這十幾艘護衛艦,以及浴火新星號,都已經張開了虛空盾。與此同時,他們的火力也完成了鎖定,發出了兇猛的怒吼。
數個敵人的空間站也被打爆了。
站定,交火。
僅僅一艘戰列艦帶著十幾個護衛艦,肯定不可能打得過對面。僅僅二十分鐘后,又有四艘護衛艦的變成了太空垃圾,就連浴火新星號,連吃了三發x級規格的重炮之后,虛空盾也在泛紅了。
然而,護衛艦的犧牲、戰列艦承擔的風險,都讓他們達成了一個目標:為后續的艦船到來,開辟了一個順暢的"登陸場"!
五艘以龍鷹星域各個星球命名的戰列巡洋艦、一艘航母,帶著超過五百艘巡洋艦、護衛艦、驅逐艦,作為主力,瞬間全部降臨到了戰場上。
而敵人的火力,這會兒都在往浴火新星號以及它帶著護衛艦身上集中。
這艘聯盟艦隊的旗艦,發揮出了完美的肉盾作用,也成功的創造了聯盟艦隊想要的空間。
現身的各類聯盟艦船,可以相對安全的,度過剛剛遷躍時刻的危險。
該重啟護盾、虛空盾的,該切換到常規引擎重啟的,都搞定了。
與此同時,在遷躍之前就蓄勢待發的火力,也在現身的瞬間,就準確的鎖定目標。
當敵人的火力撲來的同時,聯盟的火力也打了過去。
聯盟火力選擇的目標,同樣是敵方的艦船。
船比星堡脆,這是必然的。
其次,這場戰斗的主動權說實話還是在對面手里。除非怒焰艦隊鐵了心要在這里,跟聯盟決一死戰——顧航對此求之不得——否則的話,當聯盟艦隊展現出來戰斗力,讓對面承受了傷亡,感覺到痛了,那么戰斗意志并不算特別堅定的怒焰艦隊,很有可能就會自行撤離。
而把他們給打走了,剩下一堆動不了的太空防御群,就好收拾了。
不管是跟對面打艦隊決戰,還是先把怒焰艦隊趕跑,反正,盯著對面的艦隊轟就是了。
壓力驟然來到了對面。
并且,這種壓力還在不斷的增大。當六艘戰巡,完整的展現出了影響力之后,他們的火力在戰列對射之中,被當做三艘戰列艦也一點沒毛病;聯盟那艘"鷹馬號"航母,也不能小看。其猛然投射出來的龍象戰機,蜂擁著就將一艘怒焰艦隊的巡洋艦給摧毀了。
那艘巡洋艦,前面先挨了幾炮,虛空盾碎了。正常情況下,它能夠及時后撤,運轉艦隊內部,由其他的護衛艦來提供掩護的情況下,還是能生存下來的。并且,其上的虛空盾幸運的只是過載,內部的發生器并沒有損壞。給半個小時左右的時間,虛空盾重新充能,立即就能生龍活虎。
然而,在"鷹馬號"攻擊之下,生存的可能性變成了泡影。
被彈射到臉上的十八架戰機,抓準了虛空盾碎裂的機會,都不用冒險慢速靠近了,直接開轟。
他們如同蜂群一樣,圍繞著星艦四下飛舞。戰機上掛載的機炮,猛烈的攻擊星艦上的外露炮塔。
他們以損失八架戰機為代價,摧毀了巡洋艦上的許多外露炮臺,降低了對方進行火力攔截的能力。
這八架戰機之中,還有五架,在臨死之前還有機會將其上掛載的導彈給射出來。
還是有導彈遭到了"反射者"和"捍衛者"的凌空攔截,但仍舊有三分之一的導彈命中了。
那是一發東風焚和四發裂空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