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個初創戰團,在當年建立的時候,就因為各自基因種子的一些差別,從而衍生出了不同的風格。
當然,這點差別其實總體看下來,是比較輕微的,尤其是落到個體上。就如同說鳳凰戰團向來是劍術最為出色、單兵戰斗能力最強的戰團,但是頂尖高手去決斗廠上,也未必劍術冠軍就是他們的。這點差別,主要是體現在大規模的、普遍的尺度上,并且差別也不那么大。
所以也難說,這些風格到底是因為基因種子的差別、能力的差別,還是戰團文化的差別,引發了在培養新血、人才選拔方面的偏好,加劇了風格的特殊化。
而在各大初創軍團,被拆分成無數戰團之后,這些戰團也普遍繼承了母團的特點,并在未來漫長的歲月中,再以此為基礎,發展出來一些自己特色的戰團。
就例如不死鳥,繼承了鳳凰強大的單兵作戰能力,在這方面沒做到極限,卻發展出了普遍更強一點的體魄和堅定的意志力。
而新世火炬,則來不及。
他們的基因種子,來源于無限戰團。這個戰團的特點就是……沒有特點。他們并無哪個方向最突出,但卻也沒有缺陷。同時,基因種子適配度高,爆兵快,再加上紀律嚴明,戰術水平高超,形成了最典型的星際戰士的模樣。
而新世火炬,至少舊火炬,也是如此。
倒是這些新火炬,未來搞不好能發展出一些瘋狗式的、高犧牲、更兇猛的戰斗風格。
那是由于他們自覺背負的罪孽,未來有可能長期形成的戰團文化,轉變而成的樣子。
但那也是后話了。
至少,在當下,王勐松帶領的老火炬們,還是最正常的模樣。
王勐松身上是沒有任何職位的,哪怕是贖罪營,其實也并不歸他管,而是有兩位新火炬,分別擔任贖罪營的兩位連長。
平常,老火炬們還是很老實的,新連長說啥就聽啥。
王勐松也是一樣。
但是,在最必要的時刻,當王勐松發話了,這些老火炬,最終會聽誰的?
當然是聽他的。
老火炬們,也不至于跟新連長直接正面沖突。他們只是想了一些法子,在執行任務的時候偷偷溜掉,再有其他老火炬的掩護,最終跑來跟王勐松完成了匯合。
此時,兩位新連長都發現了,自己手下有七八成的贖罪老兵不見了。
他們迅速報告了這個消息。負責星港行動的總指揮,戰團的二連長萊奧·埃里奇,憤怒的向剛剛提出建議、沒被他采納的王勐松發來消息:
“你這個叛徒!你要干什么?毀了戰團一次不夠,你還想再毀第二次嗎?我告訴你,休想!等到任務結束,我會與戰團長一起,把你的頭給斬下來!”
但王勐松沒再回話了。
匯聚在他身邊的,有一百四十四名老火炬。
在王勐松的指揮之下,他們繞行到了正面戰場的另一側。
王勐松在這里觀察到埃里奇忽視的一個風險。
而當他抵達的時候,風險成真了。
一支大概規模超過六百的精銳護教軍部隊,正從這個狹窄的、大約12米寬的星港通道,快速的行進之中。
他們全員都是由‘龍騎兵’機甲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