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高挑的、機動性非常強,同時手中的束能長槍無論遠近,都能夠對星際戰士、哪怕是對終結者造成致命威脅。
這支龍騎兵團,毫無疑問算是殺手锏了。
正面猛攻的埃里奇,手里的兵力一共就只有三百,基本上全砸進戰斗之中了。如果他的側后方,忽然殺出這樣一支高機動的精銳,再配合正面戰場上護教軍主力的反撲,新世火炬要吃一個大虧。
如若傷亡過于巨大,甚至整場行動都有可能功虧一簣。
而王勐松,敏銳的察覺到了這一點,并且還真就堵住了這批龍騎兵。
現在,就換火炬戰士們,在這群龍騎兵進行全速機動的時候,對他們發起突襲了。
正面有兩個小隊負責攔截,他們的火力,將龍騎兵給攔截了下來。
對比火力和機動性的優勢,龍騎兵的防護屬實不怎么行。
所以,攔截也不能是傻乎乎的正面擋著,不然那六百龍騎兵,哪怕是沖在最前面的兩輪束能長槍連射,就能把人給射爆了。
兩個小隊采取的是伏擊戰術,潛藏起來,待到龍騎兵通過時,爆彈槍猛射之余,他們自身還迅速突進到了近身。
盡管貼臉時,龍騎兵的束能長槍還能切換到近戰模式,甚至威力更強,但畢竟相對來說,還是星際戰士在近戰方面更有優勢些。
最關鍵的是,貼臉打起來后,周旁其他的龍騎兵不僅沒法通過了,而且他們也很難在一群四米高的龍騎兵圍攻下,找到射擊機會去集火打擊兩米多高的星際戰士。
圍攻他們的龍騎兵,反倒是成了掩體。
而就他們因為二十名星際戰士而陷入混亂之時,兩邊有十五米之高的墻體頂部,忽然冒出來數十名星際戰士。他們手中的爆彈槍,居高臨下對著龍騎兵們就狂射。與此同時,還有數十人,直接在火力掩護下,翻過高墻,手持鏈鋸劍、鏈鋸斧之類的近戰武器,殺進了敵群。
王勐松親自帶隊,參與了這場戰斗。
順帶,他還將這里的情況,以及頭盔內護目鏡的拍攝功能錄下了一小段視頻,給萊奧·埃里奇發了過去。
……
埃里奇沉默了。
他的后背,有冷汗沁出。
側面方向的戰斗,就算是沒有王勐松的報告,他也是能夠察覺到的。
他想象了一下,六百龍騎兵在自己缺乏防范的情況下,側后方殺出來,束能長槍從后方攢射,然后發起沖鋒的模樣。
腹背受敵下,他們不僅這波攻勢要被打退,甚至有可能要在此拋下超過一百具尸體。
他們已經死傷超過五十人了,再有那么大的損失,過半的人員送出去之后,還怎么撼動阿拉米塔星港的防御?
到時候,不僅殺不了他們的任務目標,甚至原本占據下來的戰略要點,都要丟出去。
他不得不承認,就剛剛被他狂罵的王勐松,拯救了他們這次任務。
張了張嘴,他還是什么話都沒有說出口,只是悶過頭來,繼續指揮著部隊,向正面猛攻。
而另一邊,王勐松帶領著老火炬們,很快將六百龍騎兵給擊潰了。
這群攻高皮薄的東西,以高機動性穿插到戰場后方,先手發動攻擊,威脅性當然大;可當他們是被伏擊方,被星際戰士們先手占據優勢的進行打擊,皮薄的特點也就暴露了出來。更別說,火炬戰士們還是采取的近身作戰,那就更發揮自己優勢、降低龍騎兵們劣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