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督者是誰呢?
還是顧航。
他們這么卡bug之后,誰要來懲罰他們,那還得先過聯盟這一關呢。
有誰會干這件事嗎?
除了故意惡心聯盟之外,應該是沒人敢干了。
龍王之矛戰團也被判處了贖罪遠征,但是他們的‘罪’比較輕,也就十五年。但他們跟怒焰、新世火炬不一樣的地方在于,龍王之矛并非是完全被聯盟控制的戰團。
有類似情況的,還有血鯊。
但是,這兩個團都有跟著聯盟混的想法。
血鯊是不想再繼續過去于黑暗外域朝不保夕的日子了,他們想要一個母星,結束漫長的流浪生涯,;龍王之矛則是母星在判處贖罪遠征后沒了,但十五年過去后他們也不想流浪,還想要重新把自己的母星拿回來——他們的母星就在荊芥星域里。
這些,聯盟都能給。
哪怕是不能再政治層面上,確實給他們搞來一個免稅的母星。但是,本來一個星球就挺難養得起一個完整戰團的,除非是那種特別富裕發達的世界。大部分戰團分配到個一般般的星球的時候,都是要不斷向外拓展影響力,以軍事武力向所在星區、甚至所在星域提供保護,換取資源。
聯盟可以劃分一顆星球全部產出的資源給到戰團,聯盟政府會幫助他們進行管理,保證比他們自己管的產出要高;星球要交帝國稅沒錯,但是這筆稅收,聯盟可以負擔。
除了母星的產出之外,聯盟也會根據戰團參與聯盟戰斗的次數、貢獻,提供大量的資源。
戰團想要的,聯盟這里應有盡有。
這種,就可以被稱為【戰團軍事、經濟互助協定】。
那固然跟聯盟已經完全掌控的怒焰、新世火炬相比,他們的獨立性確實比較強。理論上,他們將可以拒絕聯盟的戰爭召喚,就算是接受了,也有權在戰斗之中,按照自己的想法自主行動。
擁有一定自主權力的同時,他們也失去了聯盟無條件的支援。所需要的支持,都是需要在協約框架下,憑借自身打出來的具體戰功,才能夠得到。
那肯定不如不死鳥、黃泉鷗、新世火炬、怒焰所獲取的資源那么豐沛。
甚至,連人員補充,也就是這兩個戰團已經親身感受過的、聯盟提供的高素質、高成功率的基因種子植入手術候選者,也都是得用功績來換的。
這其實是顧航的一點……也不算是陰謀詭計吧,但是個巧妙的想法。
硬塞給他們人員,那他們可能會覺得有貓膩,心中不安;但若是需要兌換,那就讓人安心多了。
這兩個戰團內部,其實都有一部分從聯盟出來的新兵。這些新兵,短則幾個月,多則已經在兩個戰團之中服役超過一兩年了。他們的表現,戰團內的老前輩們,有目共睹。
忠誠,勇猛,潛力出眾,甚至都不能說是潛力了,干脆就已經堪比老兵。
這種兵員素質,他們過去從來沒有遇見過,不得不相信,聯盟在選拔兵員、精英培養方面,有著獨到之處。
當然,這些從聯盟而來的兵員,都有一點‘小小’的問題,那就是對聯盟特別親善。
但這不是很正常嗎?
對比起他們的優勢來說,這點劣勢,根本不算什么。
顧航就希望他們有這種想法。
未來,時間更長了,戰團內來自聯盟的成員更多了,那么自然而然的,整個戰團就會更傾向于站在聯盟這一邊。
甚至都用不著聯盟的戰斗兄弟走上高位,協約本身帶來的好處,與四個跟完全由聯盟控制的戰團的境遇,就有可能將他們吸引到完全加入到聯盟的程度。
哪怕不到這一步,僅僅是現有的協約框架,顧航也是滿意的。
這是六個跟聯盟站在一起的戰團之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