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那些跟聯盟在戰后就沒什么關系的戰團,顧航也花心思考慮了。
黑十字軍、鳳凰、奧陶庇斯,這三家是重中之重。
顧航跟三家的首領都有好好的聊過,各自都簽署了一份《皇女星域及蛛網宙域共同防御協議》。
這份防御協議沒有特別強的約束力,只是在說,協議上所提及的這片區域,未來可能長期存在威脅。比如鐵鎧殘余的叛亂分子、蟲害感染者、失能蟲群、虛空黑洞中未來有可能冒出來新的蟲族……
顧航邀請各戰團,派遣一定的人手,在該區域內進行共同防御。
人手不用多,象征意義的來三五個、甚至僅僅只有一個人作為觀察員都行。
一應耗費,由聯盟來支出。
聯盟當然用不著他們真的出力。目前來看,蛛網宙域內的情況,聯盟自己一家處理起來輕輕松松。這份協議,是為了跟這些戰團始終保持聯系,讓大家有共同目標,方便多聯絡,甚至做做生意什么的。
對于各戰團而言,這片地方也是他們奮戰、流血之處。留個人,看看這片區域未來確實安定下來了,那也是對自身功績的維護。
另外,跟聯盟保持交流總歸沒有壞處。對聯盟有好感的,自可以多交流;對聯盟警惕的,也大可以借此機會,安插個人手,來觀察聯盟的發展狀況。
顧航也不怕后者。
三大被顧航重點攻略的戰團,到最后基本都同意了會留下觀察隊。
而其他的戰團,也有答應的,或者說回去要跟戰團高層商量商量再給答復的。
對他們,顧航也都抱有挺大的期待。
像是無限戰團、蝙蝠戰團,那也是兩家初創團。他們在這場戰爭中,也是各自都有派遣連隊來參戰的。如果他們也愿意長期跟聯盟保持交流,顯然是好事。
再其他的、參戰的普通戰團,影響力倒是都比較普普通通了。
但畢竟他們的數量多啊!
西線、北線,各自從不同地方而來的參戰的星際戰士戰團,加起來可能都超過二十個了。
不說全部,就算是他們之中有一半,能夠跟聯盟建立長期聯系,那也是一股挺可觀的力量,顧航一點也不嫌棄。
而像是攘外修會、異端修會這兩個審判庭之中最重要的三個派別中的兩個,也是一樣。
聯盟拉著他們一起,建設了個《共同監管、防御協議》,也是希望他們能夠派遣分支機構過來,監察蛛網宙域內的內部腐化與異形腐化的問題。
一樣是聯盟出錢,他們出力,或者不出力也可以,只要這個分支機構建立起來,就已經達成了顧航的目標了。
兩家現在還沒答應,但是看兩家的代表,都是高級審判長,在各自的體系內都有相當隆重的地位,他們本人的態度是比較積極的。
那未來的結果,應該也就比較樂觀。
對于那些從各個地方來的星界軍、海軍,顧航沒有特別好的辦法。畢竟,他們不像是星際戰士戰團那樣,有比較強的獨立性,受到軍務部,以及帝國星界軍總司令部、海軍總司令部的管轄會比較多。
但是,也可以走一走捐贈的路徑嘛。
顧航可以通過捐贈的名義,向這些軍隊去捐一些軍事裝備,物資,建立點聯絡。
通過這些人,可以影響到一些星界軍、海軍方面的高級將領。
至于南、北、西三線內,都有一些從各個星域、宙域趕來的地方部隊,像是帝國商會的武裝艦隊勢力,那就更好辦了。
直接進行商業貿易,聯系也會非常緊密。
這么一套弄下來,借著這一場戰爭,聯盟可真是跟帝國北疆、東疆的很多勢力,都建立起來了聯絡。
在此之前,顧航就算是想送錢,都不一定有機會送呢。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