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完成1.3萬億的稅額,只能說稍微有一點挑戰性,但其實根本不大。
星域、宙域兩級政府要留存用作自身發展的資金,雖然也交出去了,但是顧航完全有足夠的信心,聯盟的發展速度將會超過所有人的想象,在上交了這筆錢之后,也有足夠的資源,用于自身的發展。
對于一般帝國區域內,那種高額的稅收成本,那聯盟更沒有壓力。
聯盟的行政效率相當之高。
雖然,當一個政治體的規模,達到了四千個世界,其中有一多半,還都是最近十五年里拿下來的,里面還有種種問題;政治體所囊括的人口規模達到了萬億規模……這種體量下,要想談絕對的效率,那也是不現實的。
但是否高效,是個比較的問題。
雖然,顧航對于聯盟政府擴大之后,不可避免帶來的臃腫、低效,感到不滿。甚至,不諱言地說,聯盟的貪腐問題雖然一直在抑制,但是無法根絕。
然而,縱使有諸多的問題,但只要對比的目標是帝國的整體情況,那聯盟立馬就變成了那個高效廉潔的體系了。
稅收成本根本不會達到一般來說60%的恐怖程度;
在統一征收、統一管理、統一運輸的情況下,聯盟能把損耗壓在10%,甚至是5%以下。
完全沒問題。
而且,聯盟還具備一個其他的帝國勢力根本不具備的條件——兩個鑄造世界,顧航現在可以算是完全控制了。這兩個鑄造世界的產值,也可以為聯盟所用,為聯盟的稅收貢獻力量。
然而,許芙真所提到的、把整個蛛網宙域都交給顧航,讓顧航當這個主席,并把稅務標準提升到2.1萬億一年……那壓力就有點大了。
最主要的就是在于,蛛網宙域除了早先被聯盟拿下來的傲爪、荊芥、阿方佐三個星域之外,其他的星域全爛完了。
聯盟多靠譜啊,打下來一個地方,就治理一個地方。有蟲族威脅,就搞蟲治辦,就地治理;地區經濟重建和政治重建,雖然在之前由于沒有定下來名分,外加聯盟的主要精力還是放在戰爭上,沒有直接進行投入。但是,說實話,只要治理跟得上,別亂搞,很多世界就算是沒有外部力量的支持,那也無非就是恢復得慢一些。
要問聯盟到底有什么治理經驗?
那些小的心得、技術、辦法,就不提了。
最核心的一個理論:別亂搞,正常做事。
就這一條,已經超越了不知道多少地方。
之所以有如此明顯的對比,那就是因為,很多地方在亂搞。
就比如剛剛提到的蛛網宙域其他地方。
它們是完完全全的負擔,卻要讓顧航再多背上8000億/年的稅務,那壓力就大了。
————
先發一章,晚點還有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