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確實是黑。
《聯盟計劃》里提的1.3萬億,其實問題不大。
按照帝國十稅一的標準,五星域加起來十萬億人口,一年稅收一萬億,沒啥大毛病;多出來的三千億,是有些世界的發展度比較高,那交稅就多交一點。
聯盟高發展度的星球比較多,尤其是顧航經營了很久的龍鷹星域的兩個核心圈:七馬地和云羅中心,已經算是相當繁華了。
有不少的星球,是高發展度的,要交更高級別的稅收。
但同樣的,也有金狄星、阿拉米塔兩個鑄造世界,是免稅的;同時,還有立下功勛的兩個戰團:血鯊和不死鳥的母星,也可以拿兩個免稅名額。
他們兩家,在此之前都是沒有征兵星球的。此番立了功勛,當然可以要求給一個,帝國中央已經給批了,位置就在聯盟境內。
雖然,他們的模式跟一般的戰團完全不一樣。母星是聯盟管理的,星球的收入也是聯盟管理的。理論上,他們擁有各自母星財富的所有權,但是沒意義。聯盟給他們的,比他們的母星出產的要多得多。
一般的戰團,也是需要擴張影響力,以母星為核心,輻射周邊,讓幾十上百個星球為他們的發展輸血,才能夠維持比較好的平衡,不可能真靠一個壓根兒不確定富有或者貧窮的行星,來供給一整個戰團的所有需要。
顧航也不用擔心,這兩個戰團會成為中央摻進來的沙子。
不死鳥絕無可能。
血鯊也不太可能。且不說這個戰團里面,已經有三分之一,是聯盟提供的新血了,他們往后不想重回黑暗外域,想要在境內好好發展,跟聯盟爭奪影響力是沒有意義的,聯盟馬上能把他們給封鎖死。
跟著聯盟走,已經成了他們唯一的路。
只可惜,龍王之矛、怒焰、新世火炬,三家全是被判處了贖罪遠征的戰團。后兩者,是兩百年的遠征刑期;前者很少,只有十五年。但就算是最少的龍王之矛,也是被革除了對母星的擁有權。
當然,在荊芥星域的母星,雖然名義上不屬于他們了,但顧航還是允許他們長期在該處駐扎、活動。
這三個團目前的收入,全靠聯盟支援。
他們也是靠著聯盟的庇護,才能夠不至于真像是贖罪遠征的戰團那樣,出去沒保障的打絕命仗。
但他們也沒有辦法給聯盟提供免稅星球的額度。
也就罷了吧。兩個鑄造世界和兩個征兵世界,能提供的免稅額度,從絕對量上來看不算少,畢竟鑄造世界真要按照發展度來算稅額的話,那可不低;征兵世界顧航也會給兩個比較發達一點的星球,免稅額度需要利用起來。
加起來的稅額,可能大概,要有上千億的樣子。
說起來也不算少了,但一對比聯盟整個要繳納的稅收,那……只能算是減緩了一點壓力吧,但起到的效果并不大。
但總的來說,按照《聯盟計劃》之中來看,兩年一次稅務交割,第一年三千億,第二年五千億,加起來八千億的稅務,其實問題不大。
甚至說,比較輕松。
光龍鷹星域,把稅務、把該兩個年度財政盈余拿出來,就已經夠了還有多。
而在戰爭的刺激之下,在稅務的刺激之下,聯盟的發展力在未來幾年飛速上升;隨著重建工作的推進,其他的星域,也將會逐漸展現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