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已經比鐵鎧戰爭開始的時候的鐵鎧戰團還要多了。
配套的巡洋艦、驅逐艦、護衛艦的數量,都顯得有點不夠,組成艦隊的時候,小船稍顯有些寒酸。
但是爆中小型戰艦的速度,可就快得很了,不像是這些巨艦一樣,有很大的時間成本。
并且,如果有需要的話,聯盟下一批的戰艦,可以直接不交稅、不交易,而是送到海軍。兩年之內,海軍巨艦數量的總規模,不惜代價的情況下,可以再翻一倍,達到70艘以上。
更何況,還沒有計算另一波海軍力量。
那就是聯盟的‘六大戰團’,作為星際戰士的戰團艦隊。
打擊巡洋艦都不算了,戰斗駁船,聯盟陸陸續續生產出來了四艘。
一艘都沒賣,給了不死鳥1艘、黃泉鷗1艘、血鯊1艘、龍王之矛1艘。
值得一提的是,皇帝級戰列艦和戰斗駁船,這兩個全都是天啟級的科技。
是顧航在這十五年間抽出來的。
十五年來,盡管沒有什么大規模戰爭,沒有一次性暴富的收入,但顧航光靠每月恩賜點數收入,加上一些小規模戰爭多多少少有一點,累積下來還是攢了5.5億恩賜點數的。
其中拿來科技抽獎的有2.6億,千萬恩賜檔的26抽,出了兩個天啟級科技,正是皇帝級戰列艦技術,和戰斗駁船技術。
至于剩下的2.9億恩賜點數,則基本上在這15年里陸陸續續,花在了聯盟的各類建設上了,不多贅述。
那兩門天啟級造船科技的出現,讓聯盟的造船業得到了更長遠的進步。
除了這些之外,聯盟還有一個保密等級非常高、非常少進入聯盟港口、每次進入都會嚴密封鎖消息的大殺器。
那艘榮光女王級戰艦,終于建造完畢了。
顧航為它取名:東方號。
聯盟對于艦船的取名規則,還是挺明白的:巡洋艦級別,以及以下的,沒什么特別之處,除了海軍編制里的號碼之外,一般就取個什么高大威猛一點的,或者有寓意一些的,比較隨便。
但到了戰巡以及以上級別的,則以聯盟境內的行星來命名。一般會挑選一些重要的行星,也算是對那些地方的統戰宣傳手段之一。
再往上,本來應該是星區、星域的名字,但卻從來沒有用過,而是直接跳到了以宙域來命名。
有點不合常理,但放在整個帝國都沒有多少艘的榮光女王上,卻又顯得很合理。
而具體的‘東方’這個名字,又頗耐人尋味。
雖然聯盟的起家之處,在東方宙域。但現在總共14個星域的疆土,只有兩個在東方宙域,另外大部分都是在蛛網宙域的。顧航本人最大的官面身份,也是以蛛網宙域主席選上的高領主。
按理來講,以蛛網號來命名這艘榮光女王,難道不是更合適點嗎
不,顧航就是要用‘東方’這個名字,來命名聯盟的第一艘榮光女王。
毫無疑問,這彰顯了顧航的野心。
這也是他在發表完了對海軍方面的建設意見之后,在接下來的小范圍會議中,談及的聯盟下一階段的目標。
整個東方宙域。
這是大事,要等一些時機。
聯盟現在這個樣子,已經引起了十足的警惕了。帝國中央不可能會讓聯盟繼續擴張。
需要有一些變數才行。
但聯盟也不是傻等。
變數的一部分,已經投放到了神圣泰拉。
等待它發生即可。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