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傳承種子成功培養了一名新兵,就能名額加一?
那轉化一下的意思就是,等圣徒五萬人滿編后,未來每有一位服役超過五年的老兵戰死后,只要能成功將基因種子回收,再成功用這顆種子,培養出新的戰士,那么五萬的名額就加一?
嘶,條件有點苛刻。
五年時間,還得戰死,還得成功收回種子……這中間的比例,累加起來可能就30到40%左右的樣子。而且這個比例,還是符合條件者/戰死者總數,算出來的比例。星際戰士雖然說起來在一些啟示錄級的戰爭里,被某些人開惡劣玩笑叫做大號大頭兵,但實際上,那種啟示錄級戰役又能有多少次呢?在普通的戰爭里,他們的傷亡率是很低的。
更何況,就算是在啟示錄級戰爭里,傷亡個幾百、上千個星際戰士就已經是大事了。
再加上星際戰士們壽命漫長,相當能活……
這個條件還是不太好達成的,并且增長幅度會有些慢。
但沒有關系,這總歸是個好消息。
新的軍團機制之下,顧航穩定能夠擁有五萬名圣徒戰士為他而戰,是傷亡之后就可以迅速補回的五萬。并且,這個數字還是個可持續性增長的,時間往后拉得越長,未來就會越發的增長到一個比較大的數字。
更何況,真要是有了五萬名圣徒,那顧航迅速把基因種子都給兌換出來,把人數補上,他們本身自然增長的數量,也會在五年后直接讓圣徒的總數提高到七萬左右——新戰士在五年后會誕生新種子的。
這會讓圣徒的總數超過五萬的限額,導致圣徒戰士在損失到五萬限額以下之前,顧航不能再換新種子出來。
但又有啥關系呢?到時候七萬戰士已經夠用了。并且,新的還能再升新的。
規模上來之后,星際戰士爆兵的速度,其實就不算太慢了。
當然,得好好運營。
以前軍團時代的星際戰士們,哪兒有什么系統用?人家慢慢的搞運營,搞發展,不也都發展到了二十萬人,甚至是無限軍團當年的最高峰值35萬人的水平了嗎?
有些軍團打著打著人丁稀少,顧航認為主要是那些軍團自己有點問題。
要么就是帶領他們的統帥、神之子,不太惜命,顧著大遠征、顧著立功,猛沖猛打,傷亡比較大,補起來困難比較多;
要么就是該軍團的基因種子適配度不太高,直接體現在基因種子植入手術的成功率大幅度降低;
要么就是軍團只會打仗,不太會搞發展。
哦,還有可能以上三者全占了,或者占兩樣。
全占的是蝙蝠軍團;占后兩樣的,是血天使;占前兩樣的,是死亡天使……反正都有點問題。
而人口眾多的無限軍團和圣徒軍團,就是三樣都不占。基因種子適配度又高,神之子又不會魔怔的帶著軍團天天去血戰,同時還會搞運營搞發展。無限軍團把自己的五百世界經營的有聲有色,至今仍然是帝國最富裕的地方之一。而圣徒沒那么會搞政治經濟,但是他們在宗教建設搞經營上,也有一番特色,默西法特當年也能支撐他們有龐大的軍團數量。
他們都能運營得到,顧航有這么好的底子,有一整個聯盟作為后盾,有什么運營不到的?
在這個思路之下,系統提供的基因種子兌換數量,更像是一個保底的機制。
如果萬一,軍團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那么顧航就能夠在低數量的情況下,花費恩賜點數,快速爆兵,拉到一個最基本的線上。
東山再起會很快。
但只要別把自己玩到那個地步,正常運營下去,一方面保底機制的下限,會往上抬;同時,正常運營帶來的上限,也是會很高的。
……
在與顧航達成協議之后,雷蒙維斯甚至接受了未來圣徒的新血補充,從聯盟的星際戰士培訓中心走。
當然,他們也提出了要求:聯盟還是要尊重戰團傳統的。
這一點,顧航是一口給答應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