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星際戰士管理協會的規定當中,戰團本身就有權利,按照自己的需要,對新血培育中心,提出對于新兵的要求的。
這些要求一般跟實力方面的關系不大。畢竟,培育中心產出的新血,一個個都是相當優良的。
主要是在一些文化上的、出身上的。他們可能會提出的要求,比如說需要新血一定要出身于他們的母星、需要熟讀戰團文化和歷史、需要是農夫家庭/獵人家庭/貴族之后/祖輩從軍/孤兒……
甚至,最為過分的,是不僅新兵要出身于他們的母星,培育中心也要在他們的母星上開個分部,新血的整個培訓過程,都要在他們的母星進行。
當然,管理局也不是無條件妥協,啥都能答應,主要是看談判的。
但總的來說,能夠允許戰團‘自定義’新兵,對于聯盟在暗面遠征之中,在各地碰上戰團之后將他們收復,會有很大的幫助。
而只要一收復,顧航直接有兩千個基因種子名額。被收復的戰團本身占了一千個名額先不談,顧航直接多出來一千個種子名額,就等于多出來一個戰團。
這個新建的戰團,可就不會搞什么名堂,啥要求都不會有。
更何況,就算是那些被收復的戰團名堂多,那又怎么樣?
戰團是可以對新血培育中心提出要求沒錯,但是有一個反過來的條件,是底線不妥協的:培訓中心一定會有配套的忠嗣學院,而所有的星際戰士新血,都必須要在忠嗣學院當中經過培訓。
實質上,這就是顧航在花費恩賜點數,將這些星際戰士訓練成政委的過程,以確保他們的忠誠。
時間一長久,那些被收復的戰團之中,忠嗣學院里面培養出來的新血所占的比例,提高到一定程度之后,戰團整體會變成什么樣子、還會不會背叛,那就不言而喻了。
對于圣徒,也是這樣。
雷蒙維斯不出意料的對于聯盟給他們培養新血,提出了很多條件。
對此,顧航全面答應。
新的星際戰士培養中心在真言星上落成,整個培養,完全從真言星上進行,公開透明,并且非常樂意聘請圣徒戰團的老兵,作為教官。
從這個培養中心誕生的新血,多數都是從真言星上的信徒家庭中選出來的,他們多數都會補進圣徒戰團之中。
還有另外一部分,也是從默西法特星域的其他地方征召而來的,是補進圣徒的子團里的。
當然,都不滿編的。
他們來的時候就不滿編,更不要說經歷過幾十年的慘烈戰爭了。
幾十年打下來,中間盡管也不斷的在征召新兵,補充到各個戰團,但是說實話,補充的速度是趕不上消耗的速度的。
這也是為什么,七星走廊守衛戰,打到后期,雷蒙維斯扛不住了。
那就是不收縮防線,大家都要被放血放死了。
但沒關系。
當真言星上的星際戰士培養中心成立之后,這些所有的戰團,都將會迅速的齊編滿員。
顧航會讓這些圣徒的戰士們,見識見識,聯盟速度是什么樣的。
他們肯定會震驚,進而懷疑。
這不符合他們千百年來的常理。
但是沒有關系。
時間久了,極快的補員速度、高質量的兵源素質,都會像是一針讓人上癮的藥一樣。心里再覺得,這玩意兒可能有隱患,也抵擋不了實在太好用的誘惑。
更何況,時間久了他們更會發現,這真的沒有任何隱患和不好的地方——只要他們別有二心,別搞背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