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點,張居正勸萬歷皇帝躬行節儉,自己卻不以身作則。”
“張居正經常以國庫虧空、民生凋敝為由,規勸萬歷皇帝生活要躬行節儉。”
“萬歷剛繼位的頭一次元宵節,由于萬歷年紀尚小,小孩子都比較喜歡熱鬧,因此打算在元宵辦個燈會。”
“對于一國之君而言,元宵辦個燈會,并不算什么大事。”
“然而,張居正還是以節儉為由規勸了小萬歷。”
“小萬歷依舊童心未泯,不情不愿的說可以把燈會的規格降低一下。”
“結果張居正還是固執己見,小萬歷只得取消燈會,然而內心的不爽是可以預見的。”
“萬歷有一些計劃,比如修宮殿、裁新衣等。”
“張居正都是本著能省則省的意思,就連夜晚時候皇宮需要照明的費用都全部被減免了。”
“這對于一個皇帝來說真的是十分苛刻的,皇帝的吃穿用度畢竟和尋常人不一樣。”
“就像是自己看中一件衣服,明明有能力買但是家人堅決不讓,這種感覺其實是差不多的。”
萬歷本來就是如此,朕剛剛登基,辦一個元宵燈會沒什么大不了的,可張先生偏偏橫加阻攔。
他自然也是知道國庫沒有多少銀子,但哪怕庫銀再少,總能拿出舉辦元宵燈會的銀子吧
一個元宵燈會又能花費多少銀子,為什么就不能滿足他這個愿望呢
張居正皇上從這里就開始記恨上了嗎
他一時有些無言,不知道該說些什么,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之所以沒有同意皇上的意見,一是國庫確實沒多少銀子,二是希望皇上可以節儉,以免養成花錢大手大腳的習慣。
他拒絕皇上后,自然也看出了皇上的不高興。
但他并沒有當一回事,畢竟小孩子被拒絕了不開心也很正常。
但現在經過主播這么一說,他這才恍然大悟,明白其中的關鍵。
君就是君,臣就是臣。
哪怕他再怎么把皇上當成學生教導,也不能忘記了學生原本的身份。
既然如此,那就適當滿足皇上的要求,在嚴厲的同時也要和藹可親。
唯有如此,才能讓皇上感受到他的好,避免死后被清算。
張居正陛下,還有不到兩個月時間就是元宵佳節了,到時候臣舉辦一個元宵燈會可好
萬歷張先生,這是真的嗎太好了,朕到時候也要參加燈會。
看到小皇帝臉上燦爛的笑容,張居正好像有些明白了。
他以前對皇上太過嚴厲,以至于好久都沒有看到皇上如此開心的笑容。
“張居正讓萬歷生活節儉,但他本人卻生活奢侈,并且還收受賄賂。”
“史書記載張居正生活奢侈的,無不是來源于一次他回鄉的經歷。”
“張居正回鄉奔喪時,沿途官員給張居正制作了一個三十二人才能抬得動的大轎子。”
“轎子里面不僅僅是可以坐,還可以睡,甚至還能上廁所,還有專門的仆人照料,沿途的茶水接待,就是皇帝也沒有這么豪華。”
“由于古代道路太窄,轎子太大,所以為了讓轎子通過。”
“從北京到湖北江陵的沿途都大興土木、毀壞農田,修建了一條特別寬敞的道路。”
“每到一地一城,沿途官員都會早早等在道路旁,跪迎張居正,見識這頂三十二人抬的轎子。”
“張居正沿路的吃食也很講究,他獨愛雞舌羹,常常要取上百只雞的舌頭,才能做出這一份菜。”
“后來這些傳入了萬歷皇帝耳中,張居正讓他節儉生活,但自己倒好,回個鄉就這么大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