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歲后,當地豪杰紛紛資助錢財。
之后桃園結拜,將領不過關張,兵不過百。
靠著同鄉知己當了縣令,督郵來勒索,一怒之下把督郵綁起來,抽了200鞭辭官揚長而去。
到了徐州,巨富豪強散盡人財,用盡人脈助其起兵。
經歷六次以上的重大失敗還繼續前行,以合作身份先后投呂布、投曹操、投袁紹、投劉表,其中顧不上妻子先走一步。
更是愿意禮賢下士,三顧茅廬一個二十來歲籍籍無名的的村夫。
到了荊州,年近半百,喝多了不是吹自己多厲害,而是流淚感慨大業未成。
縱觀劉備一生,有情有義、剛烈、有人格魅力。
逃了很多次,不是有人相告就是自己脫身。
袁紹出城迎接三百多里,劉表熱情迎接,劉璋也出城迎兩百多里,賓至如歸。
勢單力薄的人,和當世猛人交鋒,即使一敗再敗也還是受天下人尊敬,最猛的曹賊都稱他為英雄。
只可惜得到超級謀士太晚,曹操都統一北方了,不得其時。
一個織涼席賣草鞋出身的劉備,在亂世中堅守住了道德底線,從未變過初心,也沒辜負情義。
屢戰屢敗顛沛流離多少次,完成了兒時夢想的一小部分。
雖然未能光復漢室,但劉備的一生仍是傳奇。
這樣的劉備,正應對了那句男兒到死心如鐵,跟亂世奸雄形成鮮明的對比。
蓋世英雄,潛龍從不怕困于淵,英雄何須嘆華年,折而不撓,終不為人下。
董卓我再不遷都到長安,留在洛陽遲早被圍攻。
并非他懦弱逃跑,而是為了大局著想不得不遷都長安。
十八路諸侯討伐他,手下的大將華雄被斬。
虎牢關情況危機,虎牢關一破,十八路諸侯直逼洛陽。
而且那個時候呂布也敗了,他自然要逃跑。
況且他在最初起兵的時候來自于西涼地區,退到長安,就離自己的勢力比較近一些。
在這時如果能把皇帝遷到長安去,操控皇帝,掌握皇權更有力。
除此之外,黃巾余黨白波軍到河東,隊伍達到十來萬人,嚴重威脅到了洛陽。
一旦白波軍南下渡河切斷他去往關西道路,袁紹聯軍聲勢浩大,到時候二打一就真陷入絕境了。
還有就是他雖然掌握住朝廷大權,但很多人不忠于他。
沒有辦法,他這才決定遷都長安,為的就是避開敵對勢力。
在靠近他的勢力范圍內,建立一個新的王朝,自己更能夠隨心所欲。
而在洛陽受人制約,放不開手腳。
第六集連環計
十八路討董諸侯人心不齊,按兵不動。
董卓乘機脅迫天子,遷都長安,在朝中更是專權跋扈,驕縱無比。
一日在席間,又無故將司空張溫斬首,滿朝文武驚恐失色。
司徒王允想除掉董卓,但苦無良策。
他為國事擔憂,難以入睡,獨自來到花園,發現歌姬貂蟬在花園中對月長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