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方法上,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因材施教,提出了易子而教的傳統教育方法。”
“當得意門生詢問有的君子,為何不親自教育自己的兒子。”
“孟子認為父子之間由于感情深厚,父親對兒子的教育往往不嚴,對于兒子的一些錯誤和毛病也因為溺愛和驕慣而放任,從而使正確的教育難以為繼。”
“所以,易子而教既能從嚴要求,也能保持父子之間的親密關系,不傷害感情。”
王陽明:孟子一生并非功成名就,能夠被稱為亞圣,最應該感謝的是唐朝儒家大師韓愈。
孟子被稱為亞圣的原因很簡單,主要是因為孟子在繼承和發揚儒家學說上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如果儒家學說是一座高樓大廈的話,那么孔子就是那個為儒家學說打好地基的人。
而孟子則是把這個高樓大廈建立起來的人,像孟子以后的儒家大師是把這座高樓大廈進行內部裝修的人。
在荀子之后的儒家大師,西漢的董仲舒,唐朝的韓愈,北宋的朱熹。
不過是把這座高樓大廈的內部裝飾,進行了一些翻新和改造而已。
孟子能成為儒家的亞圣,其實孟子本人可能都想不到。
因為孟子懷有繼承孔子學說的夢想,懷有成為孔子那樣的圣人的夢想。
一生也在周游列國游說諸侯,一生也在開館辦學,傳播儒家學說。
但是孟子在生前理想破滅,夢想難以實現,沒有人在乎他。
即使有一些國家,像魏國、齊國的國君,一度很重視他。
但從來也沒有人愿意,接受并實施他的仁政主張。
也就是說,孟子的生前是特別失敗的,特別凄涼的。
孟子能最終成為亞圣,首先要大力感謝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
韓愈很推崇孟子,專門寫了一篇文章,把孟子列為孔子的繼承人,說孟子是在先秦儒家中唯一有資格繼承儒家道統的人。
自此以后,孟子的地位開始上升。
到了宋朝的時候,由于宋朝的理學的興起。
作為對理學影響深遠的思想家,孟子逐步走向前臺。
作為孟子忠實信徒的王安石,更是利用自己變法的權力,把孟子一書列入科舉考試科目之中。
元朝人雖然野蠻,但對漢族的儒家文化也是很推崇的。
孟子被加封為亞圣公,之后就稱為亞圣,地位僅次于孔子。
孟子之所以被選中做了孔子之后儒家學說的唯一繼承人,主要在于孟子的思想主張。
第一,孟子的成才之路和孔子相似。
孔子熱愛學習,后來辦學,再到后來周游列國,推銷自己的政治主張,希望建設一個以仁愛為本的大同世界。
孟子也是如此,學成之后,帶領大批弟子游說諸侯,希望能在孔子的仁愛學說基礎上,建立起一個用仁政治理國家,一個王道理想的世界。
第二,孟子繼承了孔子的仁者愛人的思想。
并把孔子的倫理思想,發展成為政治思想,提出了仁政的學說。
第三,孟子是第一個明確提出性善論的思想家,這個性善論深刻影響了中華文化。
第四,孟子在性善論的基礎上,提出了修身養性的道德原則。
比如仁、義、禮、智,比如培養浩然之氣等。
第五,孟子提出了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思想主張。
這是孟子總結歷史興亡的規律,十分大膽提出的以民為本的主張。
如何對待民眾這一問題,對于國家的興衰有莫大的影響。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