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治早年也是個文盲,小皇帝十四歲親政時才發現自己不識漢字不會漢語。
結果既無法與漢族大臣溝通,也無法閱讀大臣們的奏章。
順治總結反省就是孝莊沒做好教育工作,一昧的不讓自己學習漢語。
于是順治開始發奮學習漢語,甚至因為太勤奮出現嘔血的情況。
隨著文學素養的提高,順治對漢文化的認同感和依附感也越來越強。
孝莊要求兒子凡事以滿人為主,對漢人要有提防忌憚之心。
而在順治看來這種觀念實在是落后,與自己這個大一統皇帝的政治理念完全背道而馳,這也讓母子二人的分歧越來越大。
其三,順治不幸的婚姻。
蒙古妃嬪,甭管長相如何,按照滿清的國策天子必須要娶。
后金早在皇太極時期就強調滿蒙一體,所以皇太極的皇后,眾多妃嬪都是蒙古出身。
作為蒙古人在后宮的總頭目,孝莊太后為蒙古在清后宮的地位問題可謂殫精竭慮。
枕頭風是保證蒙古地位和利益的重要戰場,所以在孝莊看來皇帝的皇后必須是蒙古人,妃嬪們也不能少。
蒙古女人為皇帝生下多多的兒子,這樣滿蒙才能親如一家。
于是順治一朝孝莊最積極的事情,就是給順治塞蒙古女人以供兒子寵幸。
順治的第一位皇后是自己的親表妹,真可謂是親上加親。
但由于這門婚事是多爾袞生前為順治定下的,出于對多爾袞的痛恨和厭惡,順治對這個皇后是怎么看都不順眼。
皇后對于順治寵信別的女人很不高興,順治干脆找了個借口將皇后廢為靜妃。
然后讓順治沒想到的是好不容易擺脫了皇后,孝莊馬上又塞給他蒙古女人。
這種不考慮順治感受的行為,讓小皇帝非常不高興。
所以順治對這個皇后依舊是愛答不理,忍受了四年又找到了一個廢后的借口。
原來孝莊生病時董鄂妃衣不解帶的照顧,而這個皇后卻不聞不問,于是順治想廢黜皇后之位。
不過這一次孝莊不能忍受了,她旗幟鮮明的反對順治的廢后之舉,不得已順治只能妥協。
順治對兩位皇后薄情不已,但是卻對董鄂妃情深如海。
這個年輕的皇帝真是愛慘了董鄂妃,只入宮一個月,董鄂氏就從賢妃晉升為董鄂妃。
本來孝莊在婚姻上的一系列舉動就讓順治憋屈,當看到董鄂氏后他就失去了一切理智。
入宮后的第二年,董鄂氏為福臨生下第四個兒子,順治直接大赦天下,儼然將這孩子當成了未來的接班人。
可惜孩子生病夭折,萬分悲痛的順治又破例將他封為和碩榮親王,這樣一系列違規的操作讓孝莊反感不已。
更讓孝莊憤怒的是順治皇帝不止一次想要廢后讓董鄂妃取而代之,威脅到蒙古的后宮地位,這讓母子之間的關系越來越僵。
孝莊和順治都是可悲的,這對母子從來沒能好好的溝通過。
雙方都是要強剛硬之人,堅信自己的決斷才正確。
于是矛盾慢慢積累,終于發展到在情分幾乎斷絕的地步。(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