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為了保全自己,李蓮英在慈禧的身邊說了很多對光緒帝不利的話。
最終,慈禧太后決定對光緒帝下手,直接毒死了光緒帝。
而慈禧太后要干的第二件事,就是立溥儀為下一任皇帝。
慈禧太后之所以這樣做,其原因非常簡單。
首先,慈禧太后自己就抱著一種非常僥幸的心理。
她雖然知道自己即將離開人世,但是她依舊認為自己的病情可能會出現轉機。
因此,慈禧太后就沒有去選擇那些已經成年的宗室子弟,而是選擇了僅僅只有三歲的溥儀。
除此之外,溥儀的外祖父榮祿曾為慈禧太后付出了很多心血。
因此,立溥儀為皇帝,也有報答恩情的意思。
慈禧太后做的第三件事情,那就是由溥儀的父親載灃輔助溥儀的工作。
畢竟那時的溥儀僅僅只有三歲,根本無法處理朝政之事。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就必須需要一個人在身邊指導一二。
慈禧太后做的第四件事情,就是讓隆裕太后也來輔助溥儀的工作。
說是來輔助,其實就是來監督的。
畢竟隆裕太后曾是自己的親侄女,兩人之間有著血緣關系。
慈禧太后做的第五件事情,寫下遺詔,留下口諭,只為脫罪。
慈禧太后曾做了很多錯誤的事情,對整個皇宮甚至于整個大清王朝都形成了非常不利的影響。
例如曾經誅殺了八位輔政大臣,囚禁光緒帝,以及設法毒害光緒帝,生活鋪張浪費等種種行為,都是令人非常氣憤與不齒的。
因此,在臨死之前,慈禧太后向幾位大臣陳述了自己的一生。
并且為自己過去的一些行為去懺悔,并且表示自己的一切作為都是被現實所迫,并非自己想要去做的。
但是慈禧太后所做的這一切并沒有得到后人的原諒,她依舊是一個不可饒恕的千古罪人。
而慈禧太后做的最后一件事情,就是在詔書中寫明了不準女子干涉朝政。
慈禧太后的這個決定真是令人諷刺,畢竟慈禧太后曾經在光緒帝在位期間,一直都掌握著國家大權。
甚至在為溥儀安排輔助之人的時候,都是由隆裕太后進行監督與輔助。
但是又禁止女子干涉朝政,這樣的說法的確是既矛盾,又令人可笑。
就這樣,慈禧太后在交代完這幾件事情之后,就閉上了眼睛永遠地離開了人世。
縱觀慈禧太后的一生,她從一個小小的宮女成為一個可以掌握大權的皇太后,付出了很多心血。
但是她并沒有用手中的權力為百姓謀得幸福,反而做出了很多無法挽回的錯事。
在權利與金錢中迷失了自我,為了達成內心的欲望,做出了很多殘害他人之事。
雖說慈禧太后在即將離開人世之前,對往事做出了檢討與懺悔。
但是她那些令人諷刺而又可笑的行為,最終也沒能得到后人的原諒,成為一個千古罪人。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