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結合王稚登的身份來看他可能還有另一種的隱憂。
馬湘蘭雖然蕙質蘭心,是全天下最善解人意的女人,又與王稚登情意相合,但說到底她還是秦淮河畔上的妓女。
王稚登的思想再開放,也不可能不對馬湘蘭的身份心存芥蒂。
畢竟,在王稚登之前,馬湘蘭不知邂逅過多少風流名士,這讓王稚登無所適從。
況且,王稚登出身書香門第,又是當時的知名人物。
若王稚登迎娶了馬湘蘭,即便兩人相處和睦,這件事也不會得到時人的祝福。
況且,馬湘蘭屬于樂籍。
如果不能脫籍,王稚登娶她過門這件事就是違法犯罪。
即便朝廷不會追究下來,也會對王稚登的名聲造成極大的影響。
考慮到上述因素,王稚登不得不裝作一副不解風情的樣子。
之后,他只是將兩幅畫卷起收好,客客氣氣地向馬湘蘭表達謝意,轉身告辭。
“可憐馬湘蘭仍然對他一往情深,在得知其搬到姑蘇后,甚至直接追了過去經常安慰他。”
“當然只能以好朋友方式,也都沒到婚嫁那一步。”
“鄰居都以為是兄妹,而馬湘蘭也只把苦楚往肚里咽。”
“馬湘蘭與王稚登兄妹般的關系,就這樣維持了下去,不知不覺就過了30多年。”
“這個時間跨度太大了,一個女人能為一個男子如此犧牲,確實太不容易了。”
“馬湘蘭對王稚登,真是數十年如一日的苦戀。”
“隨著時光的流逝,馬湘蘭也逐漸明白王稚登不是一個可以托付終身的男人。”
“其實,像馬湘蘭這種人品高貴、才華高絕的才女。”
“并非無人追求,甚至可以說追求者甚眾。”
“但都被馬湘蘭給一一拒絕了,她在情感上是一個很有潔癖的女子。”
“馬湘蘭為王稚登蹉跎了30多年的歲月,到了50歲仍然有年輕小伙子對她仰慕不已。”
“有一次,一位英俊多才的少年。”
“因仰慕馬湘蘭而拜訪她,久久不愿離開。”
“這時外面來了一位要債的潑皮無賴,在外大喊大叫,結果少年立即慷慨解囊豪氣地為她還債。”
“若非愛馬湘蘭,少年斷然不會如此闊綽。”
“馬湘蘭本是豪爽之人,如此對少年特別好。”
“后來少年堅決要馬湘蘭為妻,還在秦淮河畔買了房子。”
“還給馬湘蘭置辦了好些名貴首飾,但卻被馬湘蘭斷然拒絕了。”
“此時的馬湘蘭年已五十歲,思想已經非常成熟了。”
“她認為年僅20歲的少年只是一時沖動,畢竟兩人年歲相差太大,終究不會幸福的。”
“其實,當時馬湘蘭雖然已經50多歲了。”
“但光彩照人,風韻不減當年,因而能被小年輕看上也不足不奇。”
“轉眼到了1604年,那時王稚登已70歲了,這天他過七十大壽。”
“馬湘蘭專程趕到姑蘇為他祝壽,如此歌舞達旦,連飲數月,成為蘇州一大盛事。”
“而這時,馬湘蘭與王稚登已分別16年之久了。”
“馬湘蘭雖已57歲,但仍然風韻猶存,玉顏神貌。”
“而王稚登早已成為一個垂垂老者了,全無年輕時的風姿。”
“馬湘蘭深知兩人今后絕無可能再見,因而難舍難分。”
“也許是這一次的大喜大悲,馬湘蘭祝壽回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