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治的腐敗致使社會矛盾加劇,接踵而至的自然災害更是直接導致邊鎮和百姓叛亂迭起。”
“這一樁樁一件件累加之下造成了北魏分裂、滅亡的結局。”
董小宛:元詡被立為太子,按照律令,胡充華真要被處死。
當時,宣武帝只有這一個兒子。
他知道因為怕被處死,許多后妃都害怕生兒子,而不愿意親近皇帝。
所以,他覺得這條律令是使北魏皇嗣很少的罪魁禍首,應該被廢除。
所以他和大臣們商議,廢除這條殘忍的律令。
胡充華贏了,她的兒子被封為太子。
她不但沒有死,而且晉升了妃位,這讓后宮的嬪妃嫉妒不已。
特別是皇后高氏,她因為怕被殺,害死了兒子。
胡充華卻因為生了兒子而得福,這讓她情何以堪?
本來,她沒把胡充華放在眼里,因為她相貌并不出眾。
高皇后覺得就算懷孕,胡充華未必會生男孩。
退一萬步講真生了男孩,立了太子,按規定也會被處死。
她覺得自己沒有什么好擔心的,可結果卻出乎她的意料。
雖然,元詡被立為太子后,她屢次催促宣武帝,按律令殺太子生母。
可皇帝卻找各種借口推托,最后竟然直接廢除了立子殺母的律令。
她為此憤怒不已,同時也意識到胡充華是個不好對付的人
宣武帝元恪駕崩,六歲的太子元詡繼位,為孝明帝。
劉騰病死,胡太后利用元乂防備松懈的機會,與皇帝設計將其誅殺。
重獲自由的胡太后性情大變,不僅嗜權如命。
而且在私生活方面變得更加素無忌憚,毫不顧及皇帝的臉面。
不僅如此,胡太后深信佛法能減輕罪孽。
所以大肆建造佛寺,全國廟院激增至3萬余所,僧尼多達200余萬人。
如此窮折騰,終于把孝文帝時期積攢下來的家底全部敗光,弄得國窮民貧,怨聲四起。
孝明帝在漸漸長大,對老娘的胡作非為越來越反感,擔心她的舉措會把國家帶向毀滅之路。
于是有了親政的計劃,不斷培養自己的勢力。
視最高權力為禁臠的胡太后看在眼里自感感覺不爽,常借故誅殺皇帝身邊的近臣,意在孤立兒子。
孝明帝的潘嬪生了一個女兒,胡太后卻對外宣稱生了—個皇子,并大赦天下,以示慶祝。
對于老娘指鹿為馬的行為,孝明帝實在是忍無可忍。
于是密詔鎮守晉陽的大將爾朱榮,令其率兵南下進兵洛陽,以脅迫胡太后交權。
不料消息泄漏,胡太后對兒子的計劃震驚之余,失心瘋發作。
竟然伙同情夫鄭儼、李神軌等人將其毒死,先向天下宣布由之前潘嬪誕下的皇子繼位。
由于被人識破,又向天下宣布由年僅三歲的臨洮王子元釗繼位。
胡太后的做法震驚朝野,天下匈匈之余,爾朱榮舉兵南下,迅速攻陷洛陽。
胡太后見大勢已去,便自行削發為尼,再入佛寺。
同年四月,爾朱榮將胡太后和小皇帝逮捕并沉入黃河溺死,又將王宮百官2000余人盡數殺死。
胡太后的傳奇人生竟然落得如此下場,正因了那句經典古訓。
天作孽猶可違,人作孽不可活!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