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漢武大帝》的都知道,尊奉黃老,看似清靜無為的竇老太其實骨子里并不無為。
她在景帝時執意扶持小兒子梁王劉武上位,數度逼宮,讓漢景帝頭疼不已。
又在武帝前期和小毛孩劉徹硬碰硬,逼殺武帝倚重的儒家大臣。
更是一言不合就要廢掉劉徹,逼得劉徹不得不寄情上林,終日射鹿獵兔。
可以說竇太后在整部《漢武大帝》中使出了一招招鐵碗手段,把其女強人本色發揮的淋漓盡致。
“在呂太后執政時期,竇氏作為良家女入宮侍奉太后,后經呂太后之手將宮中姬妾賞賜給各諸侯。”
“因竇家在清河,所以竇氏十分想去離家近的趙國。”
“最終因宦官粗心大意,未能將其放在心上,誤將竇氏送至代國。”
“到達代國之后,竇氏得到代王劉恒的寵愛,并先后為劉恒生下女兒劉嫖,后又生下兒子劉啟和劉武。”
“代王劉恒進京為帝之前,王后死去。”
“稱帝不久之后,王后所生的四子也相繼因病去世。”
“漢文帝劉恒即位數月之后,公卿請立太子。”
“因竇氏之子年長,其子劉啟便被冊立為太子。”
“后封竇氏為皇后,女兒劉嫖為長公主。”
“小兒子劉武為代王,后封至梁國,是為梁孝王。”
“后來竇氏因病導致雙目失明,同時期漢文帝十分寵愛邯鄲慎夫人、尹姬,但兩人最終均未生子。”
“故漢文帝駕崩之后,竇氏之子劉啟即位,竇皇后被尊為皇太后。”
“歷史上邯鄲慎夫人的地位與竇氏相平,可與漢文帝同席而坐。”
“直至袁盎以當年戚夫人得寵后被呂太后所虐殺為由勸阻,才讓慎夫人坐于下方。”
“漢景帝即位之后,竇氏十分寵溺小兒子劉武。”
“公元前154年,漢景帝在一次宴會之上,曾與其弟劉武表示。”
“駕崩之后會將帝位傳給他,竇氏聽后也十分高興。”
“但后來因不符合漢代祖制以及竇嬰等朝臣極力反對,同時也因梁王劉武患熱病先于景帝去世而作罷。”
楊堅:在西漢,除呂后外,輔佐文、景、武帝三朝的竇太后是朝中權勢最大的女性。
竇太后出身并不富貴,在呂后時以良家子身份入宮,伺候呂太后,稱為竇姬。
其父在釣魚時跌入深淵而亡,小弟甚至因家貧被人拐賣,竇家起初可歸為貧寒一類的人家。
呂后當政時,曾將宮女賜給散布各地的劉姓諸侯王,竇姬便在此列。
因家住趙地清河,為求得離家較近的便利,竇姬托人向宮中管事的人說情。
也就是想回趙地老家,希望能將其遣給原籍趙地的趙王。
結果,主事的官員不知是忘了,還是故意,卻把竇姬發往代國。
竇姬當時老大不樂意,痛哭流涕。
以至于要用強才勉強動身前往代國,卻不知這一錯誤卻是她日后騰飛的契機。
代王劉恒是漢高祖劉邦的第四子,竇姬至代后。
他獨寵竇姬,兩人恩愛有加,生女劉嫖,子劉啟和劉武。
劉恒在呂雉之后被迎立為漢朝的第三位皇帝,劉啟被立為太子。
母以子貴,竇姬成為漢文帝的正封皇后。
女兒劉嫖被封為館陶公主,次子劉武被封為代王。
自此,作為外戚的竇家扶搖直上,既富且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