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恒對竇漪房非常寵幸,竇漪房的肚子也很爭氣,接連為劉恒生下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
但是離奇的是,劉恒的原配生下的兒子卻在竇漪房來到之后接連暴斃。
直到呂后去世,漢惠帝因為沒有子嗣,劉恒作為劉邦在世最大的兒子,被擁立為了漢文帝。
當上皇帝之后,首先就是定下儲君的人選,竇漪房的大兒子劉啟順理成章當上了太子。
此時漢文帝的原配夫人也去世了,竇漪房母憑子貴榮升皇后。
自打竇漪房當上皇后之后,竇家人可以說是雞犬升天。
她的父親不僅被封為王侯,她那些還是下人的兄弟也被接到皇城根下成為了貴族。
隨后仗著漢文帝的寵愛,竇漪房開始將自己的兄弟安插到朝中的各個部門為官。
弟弟竇廣國被封為了章武侯,侄子竇嬰被封為了大將軍。
漢文帝去世之后,兒子劉啟繼位,是為漢景帝,這下竇太后可謂是達到了人生巔峰。
竇太后放眼望去,朝中的大將軍是竇家人,丞相是竇家人,戶部兵部都是竇家人,就連皇帝也是自己的兒子。
竇太后并不喜歡大兒子劉啟,她最愛的是自己的小兒子梁王劉武。
于是她一直攛掇劉啟先不要立太子,意思就是將來把皇位傳給你的弟弟。
此時的漢武帝劉徹才幾歲,他在這樣的耳濡目染下成長起來,自然對自己的奶奶竇太后非常懼怕。
當初竇太后提出立劉武為儲君之后引發了朝中的大臣反對,其中袁盎最為激烈。
袁盎是漢文帝時期的老臣了,他帶頭反對,這件事就沒了下文。
于是竇太后便和劉武一起謀劃刺殺袁盎,事情敗露之后。
漢景帝竟然沒有以謀逆之罪處理自己的弟弟,反而為了不惹竇太后生氣。
他還反過來求姐姐劉嫖為自己說情,才讓竇太后原諒了自己。
一個皇帝,面對已經有了篡位之心的母親和弟弟。
不但不拿掉他們的權力,反而還去求他們的原諒。
天下間哪有這種道理,可是漢景帝就這么做了。
漢武帝劉徹繼位之后,竇太后根本沒有把自己這個十六歲的孫子放在眼里,她依然把持著朝政。
雖然竇太后瞎了眼,但是她可不是才瞎的。
在漢文帝時期竇太后就因為重病瞎了眼,之后漢景帝繼位,她依然能控制。
所以劉徹上臺之后,發現皇帝最大的權力軍政大權,全部都在自己的奶奶手中。
沒有虎符,劉徹就不能調動軍隊。
雖然他是皇帝,但也就是一個名義上的皇帝而已。
因此在朝中,劉徹的活動范圍非常窄。
不僅啥事兒都不能干,稍微提出一點不同的建議就會惹到竇家人,成長期的漢武帝可謂是如履薄冰。
另一點,從漢武帝往后廢黜百家,獨尊儒術來看,他是一個儒家學說的堅定支持者。
但是竇太后,她喜歡的是老子,是道家學說。
從這一點來看,漢武帝之初受到的掣肘非常多。
不僅干不了什么實事,就連自己的理想也不能談論。
一旦有人告到竇太后那里,他還能不能當皇帝都是未知數。
直到建元六年竇太后去世后,漢武帝才開始大展宏圖,為漢朝開創了一個盛世。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