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心系百姓,手握軍權卻恪守道義。
與國家有利,于百姓有福。
執政之期,休養生息,緩和階級矛盾。
“此次戰爭的勝利,梁王被授予諸多獎勵。”
“并賜予豐厚土地營建宮室,得到竇氏的寵愛。”
“公元前150年,漢景帝劉啟廢除太子之位。”
“竇氏欲讓梁孝王劉武繼承皇位,但遭袁盎等人反對。”
“由此提議作罷,梁孝王辭別朝廷回到封地。”
“公元前141年漢景帝劉啟駕崩,其子劉徹即位,史稱漢武帝,并尊其祖母竇氏為太皇太后。”
“魏其侯竇嬰是竇氏的堂兄之子,因平息吳楚七國之亂立功而封侯。”
“卻因主張儒術,反對道家的想法。”
“和竇氏的思想主張相相悖,故被竇氏所厭惡。”
“蘭陵的王臧和代郡的趙綰欲以建造明堂的名義舉行大朝會,向皇帝推舉自己的老師作為此次活動的指導者。”
“皇帝聽后便派遣貴重的禮物束帛,乘駕駟馬安車去迎接申培。”
“在申培入京之后,皇帝向其請教治國理政的想法。”
“并封其為中大夫,命其在魯國在長安所設的留邸辦事處里。”
“即諸侯國在長安城里置有打探宮廷信息的場所,商量建立明堂之事。”
“竇氏聽后心中不悅,找出王臧和趙綰的過失便責備皇帝。”
“最終被迫停止建造明堂,將王臧和趙綰交付法官后定罪,最終二人均以自殺結束生命。”
“申培以生病的理由返回魯國,直至竇氏逝世,漢武帝才方可推行儒家學說。”
“公元前135年,竇氏去世,與漢文帝合葬霸陵。””
“同時將遺詔置于東宮,將其所有的金錢財物賜予女兒劉嫖。”
李世民:已是瞎眼老太的竇太后,漢武帝還會對她如此的忌憚。
西漢出現過十二位皇帝,除了高祖劉邦之外,最閃耀的帝王非漢武帝劉徹莫屬了。
在劉徹的治理下,漢朝的邊疆得到了穩定,皇權也歸于中央,政治生態得到了良好的發展。
但是說到劉徹,不得不提的一個人就是他的奶奶竇太后,劉徹繼位之后就將竇漪房尊為了太皇太后。
按理說這就是一個殊榮,并不能代表手中的權力,但是竇太后卻一直把持著朝政。
竇太后這個人可不一般,縱觀漢朝的歷史,她也是唯一一個可以壓得住漢武大帝的人。
在皇家根本沒有普通老百姓對老人的崇敬,因此弒父奪位的事多有發生,更別說對自己的奶奶了。
之所以漢武帝對自己的奶奶這么忌憚,還要從竇太后的奮斗之路說起。
作為漢高祖劉邦的皇后,呂后可謂是將自己的女性主義發揮得淋漓盡致。
不僅在劉邦死后繼續控制自己的兒子漢惠帝,還殘忍殺害了劉邦的愛妃戚夫人。
那時候的竇太后還叫竇漪房,作為一介平民女子,她被皇宮選中來到呂后的身邊服侍。
呂后最見不得的就是年輕漂亮的女子,因此她身邊的侍女大多下場不好。
但是長相不俗的竇漪房卻在呂后的身邊如魚得水,可以見得竇太后拿捏人的功夫是天生的。
伺候了呂后幾年之后,按照漢朝的規矩。
這些宮女要被分配到地方諸侯王的身邊,這也算是朝廷賜予諸侯們的福利之一。
竇漪房是趙國人,但是因為太監的疏忽,她卻被分到了代國,成為了代王劉恒的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