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他終于看清了自己的心,看透了生活。”
“這一次,種地的態度終于堅定了。”
“這一次回家之后,他對仕途再也沒什么念想了,不是失望,只是真的厭倦了。”
“從第一次做官,到最后一次做官,已經十二年了。”
“十二年里,他一直在矛盾,一直在掙扎,現在他終于明白了。”
“回家之后的日子,雖然清苦,但是至少是自己喜歡的。”
“他很努力種地,每天早出晚歸,偏偏野草比豆苗還茂盛。”
“不過淵明自得其樂,一邊寫詩,一邊種地,還一邊教育兒子。”
“總之歲月漫長,值得等待,有時候種地累了,就叫幾人一起喝酒。”
“陶淵明歸隱后,江州刺史王弘想結識陶淵明,總也見不到。”
“王弘沒辦法,只得派人守著陶淵明家,看陶淵明要去哪里,好借機與之相見。”
“總算得知陶淵明要去廬山游玩,王弘便讓朋友龐通之帶上好酒,在去廬山的半道上攔截陶淵明。”
“陶淵明這個人遇到好酒,就移不開身。”
“在半路上的時候,就遇到了龐通之請他喝酒。”
“陶淵明也不抵觸,與龐通之喝酒,就忘了要去廬山。”
“這個時候,早有預謀的王弘來了。”
“喝得盡興的陶淵明,連忙邀請刺史入座。”
“一起喝酒,一起聊天,直到日薄西山。”
“顏廷之和陶淵明是好友,交情深厚,經常和陶淵明喝酒。”
“后來顏廷之做了太守,每次經過潯陽,都要找陶淵明不醉不歸。”
“顏廷之調走了,還給陶淵明留下兩萬文錢補貼家用。”
“可陶淵明也不管,直接將兩萬文錢送去酒莊,以便日后好買酒喝。”
“九月九日,菊花開得正好,陶淵明沒有錢買酒。”
“他走出柴門,在菊花從中坐著,采了一大把菊花。”
“他看著南山,看著菊花,心中一片寧靜。”
“驀然間,朋友王弘就來了,還帶來了沒酒。”
“然后他就和王弘一起在菊花從中喝酒,一邊是菊花香,一邊是清風,一邊是酒香。”
“兩個人若無其事地喝著,也沒有到家里去。”
“喝醉了,陶淵明才慢悠悠地回家去。”
“陶淵明不懂音律,可是他收藏了一張無弦琴。”
“每次喝酒到盡興,就抱起自己的無弦琴在那彈。”
“遇到有人來拜訪,不論貴賤,只要家里有酒,陶淵明就會拿出好酒招待他們。”
“陶淵明天真直率,那真不是一般的。”
“公元427年,陶淵明走到了他人生的盡頭。”
“他告訴兒子,死后不起高墳,也不求祭,只愿長歸塵土。”
“可是他死后,卻成了無數人心中的陶淵明。”
“蘇東坡豪放無比,貶謫升官,都淡然處之。”
“在謫居的時候,蘇東坡就經常讀陶淵明的詩。”
“兩個偉大的人格,隔著數百年的時空相交,互相安慰著。”
杜牧:躺平的陶淵明,晚年為生存乞討,5子無一成器,63歲飽受饑餓而死。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陶淵明這句詩描繪的田園牧歌生活,千年來不知令多少人心馳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