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被追謚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范仲淹:袁紹死后,曹操花了八年才統一北方。
曹操拿下北方的八年間,只能說選的時機太妙了,各方都被狠狠的牽扯住。
劉表坐擁荊州,占據著東漢末年戰略要地,但他性格多疑,缺乏進取之心。
他只是象征性地進攻了一次,劉表便嚇得龜縮不前,再也不敢有什么動作了。
而老對手劉備雖然雄心壯志,卻屢遭他的打擊,手底下沒兵的他只好投靠劉表。
但沒想到這位優柔寡斷,還不給予他信任和支持。
劉備即便有著對局勢的把控,想要北伐曹操,但攤上了劉表也只是有心無力。
江東那邊孫權也是剛成年就執掌大權,本就處于動蕩時期,紛紛造反企圖奪取江東拱衛。
好在少年時的他還是很給力的,很快就擊退了這些內亂,重新統一了勢力。
在解決了事情后他并未止步,將目光投向久未被中央政權有效控制的山越地區。
山越蠻夷作亂已久,他決心徹底平定這些動亂根源,確保江東長治久安。
接下來的幾年間又親自率軍,多次出征山越,終于將這些久攻不下的地方納入版圖。
江東一統后開始著手整頓吏治,鞏固自身的統治地位。
當年父親孫堅曾被荊州太守黃祖所殺,于情于理都要先報仇。
為報這份血海深仇,他親自率兵出征,經過兩次艱難的戰役終于殺死了黃祖。
這一戰役不僅伸張了江東的威望,更彰顯了孫權已成為一代梟雄的決心與實力。
經過數年的奮戰,終于平定了江東的內憂外患,為迎接未來更大的挑戰做好了充分準備。
盡管如此他仍在為日后抗曹做著準備,穩固自家地盤來積蓄力量。
在這八年間,三人或因性格局限,或因實力不足、內憂外患,都未能在曹操統一北方的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只能眼睜睜看著曹操的地盤一直擴大,卻沒一人敢上前阻止。
而他能夠如此放心的去收復北方,少不了一個關鍵的轉折點,就是官渡之戰。
這場戰役的勝利,他雖然擊敗了袁紹,但并未徹底擊垮他,當時就他體量最大。
在河北經營多年根基穩固,他一時也是難以撼動,之后在倉亭又一次擊敗他。
只能說他雖然戰敗,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很快穩住了局勢,在河北依舊占據優勢地位。
直到袁紹病逝,兒子爭奪家業,兄弟內斗,這才讓他看到了徹底占領河北的機會。
從之后的7年,他先后五次揮軍北上,發動大規模的征伐行動。
這一時期也是他一生中最危險的時刻,不僅要收拾河北的那邊的勢力,還要小心境內的叛亂。
而就是這個情況,各方卻沒一點動作,只能說這時機把握的太好了。
在這場艱難而漫長的征途中,他愣是憑借著自己的能力一點點蠶食。
終于逐步占領了河北,為統一北方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只能說這八年間,大家都在各忙各的,先整頓好自己的攤子,很默契的都沒動兵。
可這卻讓曹操給樂壞了,就這種局勢下,還用了8年的功夫才吃掉了北方。
只能說當時的袁紹哪怕定下合適的繼承人,也不會成后來那番局面。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