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儒是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特有的一種品格,孟子論勇揭示了儒者的思想高格。
所以勇儒型人格不僅體現了積極進取的人格精神,而且融入了儒學仁義等倫理道德理念。
將生命建構與社會發展相互調適,是中國古代文人宏揚生命精神的表現,柳宗元更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柳宗元的一生,建構了勇儒型人格。
在短短的年時間里,便將人生中的酸甜苦辣都品嘗了一遍。
升官與貶謫,安逸與動亂,入朝為官與寄情山水,被愛戴與被嘲諷。
因為見證了朝廷的腐敗、世間的苦難、人情的冷暖,所以他入世為國效力之心異常堅定。
無論是在朝做官時一心為國出謀劃策還是被貶永州、柳州后的著書立說弘揚文道,他都以自己的方式踐行了志于道的人生準則。
曲折的經歷、艱苦的條件豐富了他的生活閱歷,生命內涵得到充實的同時。
也對士人傳統的政治人格和內在價值進行反思,融入自己的人格建構以及文學創作中。
“唐代宗大歷八年,柳宗元出生于長安,他原籍河東。”
“因世代外任官職,家在首都長安安家落戶,視長安為第二故鄉。”
“父親柳鎮曾任錄事參軍、長安主簿、殿中侍御史等職,母親盧氏,賢惠有才。”
“童年時,柳宗元在母親的培養下勤奮學習,四歲時已熟讀多篇古代辭賦。”
“十三歲時隨父親在湖北、江西等地游歷,見識眾多優秀人物。”
“他年少時已展露文學才華,在文壇有名聲。”
“唐德宗貞元九年,柳宗元二十一歲,以自己的才學考取進士,得到皇帝和人們的贊揚。”
“父親去世后,他曾前往邠州探望軍中叔父,游覽邊境,并與基層士兵交流。”
“唐貞元十四年,二十六歲的柳宗元考取博學宏詞科,歷任集賢殿正字、藍田縣尉和監察御史里行。”
“雖然官職不高,但積極參與政治和文學活動。”
“柳宗元獨立自主,不依附貴族大官僚,交往正直進步人士,發揮積極作用。”
““在這一時期,柳宗元創作了眾多具有獨特風格和鮮明觀點的作品。”
“在《送寧國范明府詩序》中,他特別稱贊了范傳真為人民服務而非追求個人利益的做官理念。”
“在《乍說》中,他抨擊了對自然現象的荒誕迷信觀念。”
“除此之外還有論述法律問題的文章《駁復仇議》、描繪長安市民階層的優秀品質和卓越技藝的作品,這些作品對散文運動的發展起到了示范作用。”
“然而,柳宗元在這一時期主要關注政治活動,試圖在政治上建立一番事業。”
“他加入了一個以王叔文為首的主張革新的政治集團,并成為其中的重要成員。”
“唐貞元二十一年,唐德宗李適去世,李誦繼位成為順宗。”
“隨后,王叔文被任命為翰林學士,并很快擔任戶部侍郎等財政管理職位。”
“后王叔文等人的政治改革引起太監和反動官僚的恐慌,他們勾結地方軍閥進行瘋狂反擊。”
“逼迫順宗退位并擁立太子李純為皇帝,迅速對王叔文集團實施迫害。”
文天祥:柳宗元的勇儒型人格建構,以被貶永州為界分為前后兩個階段。
早期屬于外顯型,更為積極入世,在入仕為官時堅守著儒家的忠義大節,充溢著一種銳意進取的精神。
后期屬于內斂型,隨著道佛思想對其影響的加深,在注重內心修養的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