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韓愈當即表示當然是用敲字比較好!”
“韓愈當時堪稱文壇的領袖人物,他的分析比較有分量,賈島欣然接受了這一建議。”
“沒過多久,賈島再次返回范陽一帶的寺院,繼續潛心讀書。”
“唐憲宗元和五年,賈島云游洛陽,拜訪了時任河南府少尹的李益。”
“隨后,賈島又返回了范陽老家,繼續在寺院里面讀書,備戰科舉考試。”
“唐憲宗元和七年,賈島來到長安參加即將來臨的科舉考試。”
“他為這一天準備了九年的時間,為了能夠參加科舉考試,他還專門退僧還俗。”
“在韓愈的照顧之下,賈島暫時居住在延壽里。”
“跟好友張籍成了鄰居,兩人時常交流讀書心得。”
“然而,盡管賈島準備的十分充分,但他還是在這一次的科舉考試當中遺憾落榜,讓他感覺非常失落。”
“唐憲宗元和九年,一生郁郁不得志的孟郊在窮困潦倒當中暴病身亡。”
“韓愈悲痛不已,還在自己家里為孟郊設置了靈堂,足以可見兩人之間的交情之深。”
“除了韓愈之外,賈島也是對孟郊的死去感到悲痛,作了《哭孟郊》來寄托對孟郊的哀思。”
辛棄疾:賈島傳奇的一生,其人一生窮愁,其詩荒涼枯寂。
唐帝國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才勉強將安史之亂平定。
耗時八年,人口銳減,整個中原乃至于北方都是一片狼藉,也成為了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十六年后,就在安史之亂罪魁禍首安祿山的老巢范陽,誕生了一個嬰孩。
縱然安史之亂已經平定,可范陽地面上還很凋敝。
這嬰孩出生在平民之家,門第寒微,家境貧寒。
或是生活所迫,難以為繼,或是報國無門,科場失意。
居然出家做了和尚,法號無本。
可無本和尚雖然出家,凡塵未了。
一個出家為僧的和尚,非但禪意全無,反倒是俗味甚濃。
無本和尚出家的寺廟有個規定,禁止寺廟的僧人午后外出。
這一日,無本在寺廟里待的煩悶,便偷偷的去拜訪一位朋友。
他順著山路行走了許久,才到了朋友的家門。
恰時,夜深人靜,月光如水,他輕輕的敲門聲驚動了樹上的鳥兒,可朋友卻不在家。
靈機一動,無本和尚將這次找尋朋友的事情寫了一首詩。
留下詩作,無本和尚便轉身回城。
半路上,他想起來了剛剛寫成的小詩,總是覺得那句僧推月下門有些不妥。
至于是要用推,還是要用敲,他居然一時拿不定主意。
就這樣,無本和尚一邊思索,一邊前行,不知不覺的進了城。
恰時,正在京城做官的韓愈在路上經過,儀仗在前,車馬在后。
苦苦思索的無本和尚竟然不知道躲閃,差點釀成交通事故。
韓愈見這和尚瘋瘋癲癲,口中喃喃自語,忍不住的詢問。
無本和尚便將自己的疑惑說了出來,韓愈聽聞之后非但沒有責備他,反而哈哈大笑。
無本和尚聽聞大喜,便接受了這個建議。
這次魯莽的行為非但沒有受到處罰,反而和韓愈交上了朋友。
并在韓愈的勸說之下,無本和尚還俗,恢復了本名賈島。
賈島一生窮愁,苦吟作詩,其詩多寫荒涼枯寂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