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讓溫庭筠開始名揚天下,人們認為他然士行塵雜,不修邊幅。”
“溫庭筠經別人舉薦,得以出入宰相令狐绹的門庭。”
“當時的皇帝唐宣宗十分喜歡《菩薩蠻》這一曲牌,所以要求大臣們進獻相關作品。”
“溫庭筠應令狐绹所求,下筆如有神,頃刻間就寫成了十四首《菩薩蠻》。”
“唐宣宗看到以后,很是重賞了令狐绹一番。”
“然而不知道是某天喝太多還是突發疾病,他開始對這件事大加宣揚,弄得人盡皆知。”
“令狐绹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下此事,之后就是被宰相厭棄。”
“有一天唐宣宗微服出行,結果在酒店里遇到了喝的大酩酊醉的溫庭筠。”
“也不知道是唐宣宗化妝技術太過出色還是酒后眼花,溫庭筠居然沒有認出皇帝來。”
“這老先生看到前呼后擁的唐宣宗,氣不打一處來,大大咧咧的問你是長史司馬一類的大官。”
“聽到宣宗這樣的回答之后,溫庭筠滿臉不屑,再也沒有理會這個土包子。”
王安石:無敵槍手,天才丑男,婦女之友溫庭筠的一生。
和公卿子弟交往,平康坊自然就成了常去之地。
眾人一起簇擁著去喝花酒,就聽歌妓們彈琴。
溫庭筠從這時開始作一些新的曲子,填了不少新詞。
唐代歌妓是一份正當職業,但也多是那些罪臣女眷失去自由之身后學習吹拉彈唱這種俗藝術的產物。
很多歌妓自然是不情愿的,但要脫離樂籍談何容易。
因此溫庭筠的詞,就成了點亮她們生命的一束光,她們從中獲得了安慰。
可是撫慰她們的溫庭筠,卻因此交來惡運。
由于他生性放縱,不拘小節,在上層官員中名聲已經壞透了。
于是一連多年,科舉總是落第。
因為屢考不中,溫庭筠心灰意冷,再次開啟了旅行。
這次的目標是吳越之地,與同時代漫游詩人的基本路線一致。
會昌三年,三十二歲的溫庭筠結束旅行,回到了長安。
他住在長安郊外的鄠縣,再次等待時機。
沒事的時候,也寫寫田園詩。
次年十月,唐武宗就來鄠縣狩獵了。
溫庭筠借機趕忙又寫詩,大肆吹捧,可是皇帝根本沒當回事。
溫庭筠見沒辦法,只能過起半工半讀的生活,想再通過科舉入仕。
沒有引起皇帝的注意,卻等來了皇帝駕崩的消息——武宗死于丹藥中毒。
接著,宣宗繼位,喜歡詞曲,尤愛唱《菩薩蠻》。
溫庭筠于是一連寫了多首《菩薩蠻》,通過令狐绹轉交給唐宣宗。
這其中,大概就有那首經典的《小山重疊金明滅》。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云欲度香腮雪。
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后鏡,花面交相映。
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小山重疊,有人說是枕頭,也有說是發髻的,更多的說法是指屏風上的繪畫。
而金明滅,則可能就是陽光刺透屏風的點點光斑。
接著,由屏風轉向床。女主人正在酣睡,她的云鬢將要遮住臉龐。
過了半晌,懶懶地起來梳洗、畫眉,對著鏡子前后觀照。
鏡中的容顏與現實的美貌交相輝映,她新做的羅襦上,繡了金色的兩個大鷓鴣。
為什么是兩個呢?因為幻想著和心愛之人比翼雙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