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都讓人非常的傷感,可是又無可奈何。
李賀想要建功立業,想要成就一番事業,可是苦于沒有機會。
可見李賀有遠大的志向,一直想要去到邊塞建功立業。
但是在現實的生活中,卻又是一直郁郁不得志,只是獨自哀嘆。
這首《感春》通過周圍的景色,以此來借景抒情,描寫了生活中的不幸。
作為一位了不起的詩人,李賀根本不甘心只是寫寫詩,無心于文學。
然而在現實的世界里,他也只能是做一個詩人。
畢竟一直沒有機會,數次的科舉考試,早已讓他失去了希望。
為此只能通過文字來表達,訴說著人生的不幸,還有那份悲痛之苦。
這也是李賀的不幸,也是那個時代的不幸。
如果李賀有機會的話,肯定能夠成就一番事業,可以實現人生理想。
但是很多的事情,又是沒有辦法。
這也正是李賀最苦惱的地方,以至于后期的詩,每一首都感人肺腑。
道盡了生活的艱辛,讀后讓人感慨萬千。
“耗盡心力,歷經坎坷之后,才堪堪得到了一個與才華不相匹配的職位。”
“盡管如此,他還是不斷勉勵自己,心志不改。”
“在一次酒席上,主人家與李賀舉杯相對,用主父偃和馬周皆是先受排擠后被重用的故事來寬慰李賀。”
“李賀大受鼓舞,立即作下一首《致酒行》。”
“零落棲遲一杯酒,主人奉觴客長壽。”
“主父西游困不歸,家人折斷門前柳。”
“吾聞馬周昔作新豐客,天荒地老無人識。”
“空將箋上兩行書,直犯龍顏請恩澤。”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雞一聲天下白。”
“少年心事當拿云,誰念幽寒坐嗚呃。”
“在場眾人聞之,無不大受震撼。”
“詩的末尾,人們仿佛又看到當年那個初入長安、滿懷希望的少年立在眼前。”
“雖然李賀志不在此,心情瞧悴如芻狗,但還是兢兢業業在奉禮郎這個崗位上干了3年。”
“他親眼看見了百姓民不聊生的現狀,寫出不少反映現實,鞭撻黑暗的詩文。”
“他寫了數篇詩文抨擊時事,借古諷今。”
“但這一篇篇詩文猶如以卵擊石,對于唐朝彼時的當權者來說,不痛不癢,甚至還有可能給自己帶來災禍。”
“社會的黑暗,人心的涼薄,難道李賀不知嗎?他當然知道。”
“可貴的是,盡管知道生之艱難,世之險惡,仍然懷著一腔孤勇和無畏。”
“臨到終了,李賀仍然擁有男兒何不帶吳鉤的熱血和倔強。”
“即便是在生命盡頭的那幾年,身負重病的李賀仍然沒有放棄自己的理想。”
“辭官后,他入了昭義軍節度使軍中做幕僚,幫忙處理公文。”
“元和十一年,李賀走投無路回到家中,不久后病故。”
“那一年,他27歲。”
“李賀的一生,伴隨著坎坷與失意,卻仍堅持著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從某種意義上說,李賀是倔強的,命運一次又一次地給予他重創。”
“他卻以自己的方式執拗地活著,心中理想不曾動搖分毫。”
“如今,昔人已乘黃鶴去,而他所留下的詩,則替他延續了上千年的生命。”
“這一份倔強如一團熊熊烈火,在他有限的27載生命里,點燃了他的人生,鮮活了他的詩句,時至今日仍無法泯滅。”
“或許有時候,區別只在于那一份咬牙堅持的倔強。”
“也正是這份倔強,讓生命迸發出了不一樣的火花。”
歐陽修:李賀天賦異稟,一生卻貧困潦倒、英年早逝。
李賀出生在落魄的貴族家庭,遠祖是唐朝李淵的叔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