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也不愧為一代女皇,當她讀到這篇檄文時,并沒有怒不可遏,相反卻很憐惜這樣的人才沒有為朝廷所用。”
“由于徐敬業沒有抓住時機,僅三個月討武行動即失敗,徐敬業在兵敗時被殺。”
“駱賓王逃脫后在吳中一帶隱居,幾年后他帶著一身才華和報國無門的遺憾,離開人世。”
辛棄疾:駱賓王是天才少年,是大罵武則天的勇士。
駱賓王從小博覽群書,一直到18歲人生都順風順水,然而就在這一年他父親去世。
這場變故讓他不得不迅速成長,服喪期滿后他便踏上了進京求仕的道路。
考試前博覽群書的他信心滿滿,可誰知放榜后竟名落孫山。
這次考試失利對駱賓王打擊很大,他憤憤不平干脆直接擺爛,從一位三好學生變成街溜子。
但是天生我才必有用,不久后這個有文化的小混混就遇到了賞識他的人。
經人介紹他開始了自己第一份正式的工作,在河南豫州做道王李元慶的幕僚。
三年下來,小駱的工作能力得到了領導的肯定。
道王讓他寫篇自我介紹聊聊自己的優點和特長,想給他安排升職加薪。
駱賓王卻不愿意利用資源走捷徑,不愿意破壞自己內心的公平正義,這便是文人的傲骨。
直到七年后道王薨,他才不得不自尋出路,之后駱賓王便帶著全家回到家鄉以種田為生。
種地十幾年的駱賓王越來越窮,一度到了沒法養家糊口的地步。
無奈之下年近五十的駱賓王希望能重回官場,之后他便在京城做了一份不順心的工作。
吐蕃大規模進犯大唐邊境,那個曾經的少年并未被歲月磨平棱角,工作不順的他決定棄文從武、投筆從戎。
雖已是五十知天命的年紀,他的心卻仍舊熱血。
在隨軍生活中,他寫下了許多豪壯蓬勃的邊塞詩。
兩年后駱賓王離開邊境重回官場,任職為侍御史,這是他為官生涯的頂峰。
然而耿直的駱賓王并不適合險惡的官場,才干了一年就被撤職入獄。
一年后唐高宗改年號為調露并大赦天下,駱賓王被赦免還被遷為臨海丞,但他并沒接受這份工作。
唐高宗李治病逝,唐中宗李顯即位,才做了55天的皇帝就因昏庸被武則天廢黜。
李旦審時度勢主動讓出皇位,請母親武則天登基。
此后駱賓王前往揚州拜訪徐敬業,之后跟隨決定討伐武則天的徐敬業干了一件大事造反。
幾個月后反叛被朝廷軍隊一舉殲滅,駱賓王不知所蹤。
直到現在沒人能確定他究竟是死于那場兵變,還是逃離后選擇隱姓埋名。
他這一生本就是一個傳奇,連結局也是一個謎。
總是不愿給傳奇的人一個平凡的結局,于是人們更愿意相信駱賓王兵敗逃離后,隱姓埋名皈依佛門。
他是7歲就能寫出爆款詩作的天才少年,是拒絕走捷徑的耿直青年,是老當益壯花甲之年遠赴邊塞的壯士。
是不懼權威、痛罵武則天的勇士,是一個不知所蹤的傳奇,亦是那大唐盛世的匆匆過客。(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