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在生活上也是走下坡路,當了一個太仆寺丞,無足輕重官微人輕的小官,之后又被安排當了一個同樣沒有什么分量的司勛員外郎的官。
而官不大,他得罪的人卻不少。
先是因為寫的詩多為輕浮和男女情愛的詩,得罪了不少文人,很多人羞與他為伍。
之后他又得罪了李邕,就是那個李白都要不遠百里求見的大人物。
而這還了得,本來就沒有多少人待見他,這下更不待見他了。
而在對待感情上,崔顥也不太行,娶而又棄,之后另娶,也因此他不被主流的文人和官場容納。
不過崔顥又算是幸運的,因為他雖然不得志,也得不到重用。
但是他剛去世,剛第二年,導致大唐由盛轉衰的安史之亂就爆發了。
潼關失守,京城淪陷,皇帝落難,被迫出逃。
而長安也因此染血,無數人死于叛軍之手。
如果崔顥還活著,那么必定受辱。
畢竟他當官和生活的地方就在長安,長安都淪陷了,他能過得好才奇怪。
而幸好他死于安史之亂爆發之前,免于經歷這場動亂,也就不用遭罪受苦了。
“下渚多風浪,蓮舟漸覺稀。”
“那能不相待?獨自逆潮歸。”
“三江潮水急,五湖風浪涌。”
“由來花性輕,莫畏蓮舟重。”
“細品他的這些作品,雖然講述的是女子在情感中生活。”
“但并不是單純堆砌艷麗辭藻形容吃喝玩樂,而往往別有一番立意。”
“崔顥仕途不順,崔顥曾為太仆寺丞,天寶中為司勛員外郎。”
“最終不得志,他也只好遠離京城長安而浪跡江湖。”
“他遍游四方,從江南流水小鎮,到大漠黃沙的邊疆。”
“開闊了眼界,對人生有了更多的認識和思考,文風也隨之轉變。”
“主要寫軍旅和壯闊山河風景,表達的都是大氣磅礴、樂觀豁達的心態。”
“少年負膽氣,好勇復知機。”
“仗劍出門去,孤城逢合圍。”
“殺人遼水上,走馬漁陽歸。”
“錯落金鎖甲,蒙茸貂鼠衣。”
“還家行且獵,弓矢速如飛。”
“地迥鷹犬疾,草深狐兔肥。”
“腰間懸兩綬,轉眄生光輝。”
“顧謂今日戰,何如隨建威。”
“詩中崔顥塑造了一位忠肝義膽、上馬殺敵的少年游俠形象。”
“描寫了他離開家、遇到激烈戰爭后英勇作戰、功成名就榮歸故里的全過程。”
“崔顥后期以邊塞詩為主,詩歌風格更加大氣。”
“情感中更多的是對家國山河的保衛,對功名偉業的贊揚。”
“燕郊芳歲晚,殘雪凍邊城。”
“四月青草合,遼陽春水生。”
“胡人正牧馬,漢將日征兵。”
“露重寶刀濕,沙虛金鼓鳴。”
“寒衣著已盡,春服與誰成。”
“寄語洛陽使,為傳邊塞情。”
“這首《遼西作》是崔顥后期著名作品之一,描寫了春日里邊疆塞外戰士們訓練、戍守的情形。”
“無論是牧馬的胡人,還是每日都在征兵的漢軍,都暗示著不久之后將會有大戰觸發。”
“崔顥最著名的一首詩《黃鶴樓》讓李白折服擱筆,有一次崔顥游武昌,登上黃鶴樓,感慨賦詩。”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