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觀前往郴州,馬兒累死幾匹這不知道,但沿途卻沒有一個官員愿意接見他。”
“就連押送他的小吏,也沒好氣性,只知督促他馬不停蹄,好趕快回去復命。”
“也許就在旅舍歇腳之際,秦少游寫下了感嘆人生的另一首超級之作。”
“郴州雖然不是秦觀的故鄉,但他馬上又要被貶往橫州。”
“而對他寄托著濃濃惜別之情的,就是這一江春水了。”
“此時秦觀的心,已經和自然融為一體。”
“在橫州過著夜參半不寢,披衣涕縱橫的日子,秦觀不久又被投放雷州。”
“等到元符二年,大赦天下,秦觀才開始一點點遷往內地。”
“次年他和蘇東坡在雷州相會后,和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踏上歸家之路。”
“八月的一天,秦觀來到滕州的光華亭,在此喝酒小憩。”
“少游酒后口渴,仆人送上一碗涼水來,水至,笑視之而卒。”
“秦觀的詞在后世一直感染萬千,經久不衰。”
李師師:命運坎坷的秦觀,內心充滿挫敗感,詩詞的字里行間都透著憂郁。
秦觀最受蘇軾看重,他的詞藝術成就很高,極負盛名。
秦詞以描寫男女戀情和哀嘆本人不幸身世為主,感傷色較為濃重。
更善于把男女的思戀懷想,悲歡離合之情,同個人的坎坷際遇自然的結合在一起。
如他《千秋歲·水邊沙外》就是借描寫春景春情,集中表現交織在一起的今與昔、政治上的不幸和愛情上的失意,抒發貶謫之痛、飄零之愁的一首詞作。
水邊沙外,城郭春寒退。
花影亂,鶯聲碎。
飄零疏酒盞,離別寬衣帶。
人不見,碧云暮合空相對。
憶昔西池會,鹓鷺同飛蓋。
攜手處,今誰在?
日邊清夢斷,鏡里朱顏改。
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
上闋先寫眼前之景。
世間萬物與人的心理是一種異質同構關系,不同的形引起人心理上不同的情緒張力。
因此,景物具有表情作用。
這首詞描寫的景物意象是水、沙、花影、鶯聲,用以表現這些意象運動變化的詞是邊、外、退、亂、碎。
景物本身很細碎,而又在快速地變動中,與人心中的煩躁、零亂、不安相對應。
人事也如花影鶯聲,動蕩飄零,連酒盞也顧不上或沒情緒親近了,衣帶漸寬,離別之情折磨得人也瘦了。
思念的人不見蹤影,只能和遲暮的碧云相對。
下闋追憶昔日的盛會。
因為看到處州城外如許春光,詞人便情不自禁地勾起對昔日西池宴集的回憶。
鹓鷺同飛蓋一句,把二十六人同游西池的盛況作了高度的概括。
攜手處,今誰在,這是發自詞人肺腑的情語,是對元祐黨禍痛心疾首的控訴。
詞人深感前路茫茫,人生叵測,一種巨大的痛苦噬嚙他的心靈。
因此不禁發出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的呼喊。
這不僅是說自然界的春天正逝去,同時也暗示生命的春天也將一去不復返了。
此詞以春貫穿全篇,今春和昔春,盛春到暮春。
以春光流逝、落花飄零的意象,以時間的跨度,將不同的時空和昔盛今衰等感受和個人的命運融合為一。
抒寫了作者因政治理想破滅而產生的無以自解的愁苦和悲傷。
創造出完整的意境,讀來哀怨凄婉,有一詠三嘆之妙。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