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鏌铘劍,不報小人讎。
張祜一生雖官場不利,只落得四處奔波。
即便是手中持有鏌铘寶劍,也不屑去向小人報仇。
這里的小人指的就是元稹,他認為元稹嫉賢妒能,在皇帝身邊挑撥是非,使得自己無法施展才華。
但自己又不屑于小人斗法,從此他便放棄了出仕的想法,開始云游四方。
晚年的張祜游覽揚州,被當地的秀麗繁華而吸引,便在揚州定居數年。
寫下很多歌頌揚州美好風光的詩歌,其中以這一首《縱游淮南》最為出名。
十里長街市井連,月明橋上看神仙。
人生只合揚州死,禪智山光好墓田。
唐代的揚州是當時著名的大城市,有揚一益二之稱,白天揚州十里長街上是繁華異常,到處都是販賣各種奇珍異寶的市場。
而到了晚上城里的娛樂場所便熱鬧起來了,佇立橋上就可以欣賞到妓女們爭奇斗艷、逞技獻巧了。
在古代文人雅士將青樓比喻為為仙境,管青樓里的妓女叫仙女,本詩中也是這個意思。
月明橋上看神仙說的并不是看天上的神仙,而是看青樓中的妓女唱歌跳舞。
最后詩人寫出了自己的人生愿望,揚州的繁華已經讓他舍不得離開這里,生的時候可以選擇長居揚州,而死后也要葬在揚州。
唐代另外一個大詩人杜牧對張祜很是欣賞,對張祜的遭遇也很同情。
在杜牧看來,張祜把詩歌看得比高官厚祿更重,沒有誰及得上他的清高豁達。
張祜心存報國之志,希圖步入政壇,效力朝廷,一展抱負。
在人際交往中,他因詩揚名,以酒會友,酬酢往業,結識了不少名流顯官。
然而由于他的性情孤傲,狂妄清高,使得他備受排擠,報國無門。
“在座賓客紛紛答應道:放心,這個秘密只有我和我的朋友們知道。”
“賓客中有個叫高璩的進士,是張祜的朋友。”
“這首《孟才人嘆》是張祜為孟才人之事嘆息,孟才人所遇之事,也反映出古代宮廷中女子的糟糕境遇。”
“她們一生幽閉在深宮中,圍繞著一個老皇帝團團轉,至死也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
“后來,張祜又把孟才人的故事拓展延伸,創作了一首《宮詞》。”
“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
“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
“一句三千里,又一句二十年,字字句句都是深宮老人的眼淚。”
“這首詩雖然還是借用了孟才人的故事為題材,但所詠的不只是孟才人而已了而是所有身不由己的宮廷女子。”
“多年以后,杜牧也聽說了這段秘聞,還聽到有宮廷女子唱起張祜的詩。”
“聯想到張祜一生的境遇,不禁感慨萬千,寫下《酬張祜處士見寄長句四韻》。”
“七子論詩誰似公,曹劉須在指揮中。”
“薦衡昔日知文舉,乞火無人作蒯通。””
“北極樓臺長掛夢,西江波浪遠吞空。”
“可憐故國三千里,虛唱歌詞滿六宮。”
“這首詩可以說是非常給面子了,把張祜的才華比作建安七子中的曹植、劉楨,同時也為他和宰相元稹的遭遇感到惋惜。”
“所以只能放浪天涯,最后兩句盛贊張祜的《宮詞》。”
“只可惜,雖然六宮都在唱故國三千里。”
“而對于張祜來說,都是虛唱,名滿宮廷又怎樣呢,還是沒人重用你!”
李清照:人稱張公子的詩人張祜,作詩無數卻被元稹這個大情種給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