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祜不喜文章喜作詩,收錄張祜三百四十九首詩,這在唐朝算是高產詩人了。
元和長慶年間,受當朝宰相令狐楚器重,曾親自起草奏章舉薦張祜。
將其三百首詩獻給朝廷,希望朝廷能廣納人才,張祜也能才盡其用。
從詩的角度講,張祜是個天才,與他同時代的人都知道他詩寫的好。
出身顯赫,清河人,清河張氏是隨唐時期的望族。
張祜多年流落江湖,長久以來精于詩賦,風格罕有其比。
在當時大情種元稹和大冤種張祜,從作品上講,二人旗鼓相當,張祜的詩可能更勝一籌。
可元稹心懷妒意,他對皇上說張祜的詩是不錯,但都是些觸蟲小技,心胸不夠寬。
最后又怕皇心生疑,說了句致命的話。
若皇上獎掖過分,恐怕會影響風俗教化。
皇上聽后沉思不語,不久后回復令狐楚,讓張祜回鄉了。
就這樣元稹掐掉了張祜唯一一次可能入仕途的機會。
張祜沒能入仕途或許是因禍得福,沒在宦海暢游,就未遭遇風波,寓居淮南作詩,一生寫詩無數。
他的詩質量均衡,沉穩郭厚,挾逸士之風,題材豐富,名篇佳作迭出。
張祜一次出行夜宿鎮江金陵津,見景生情,寫下一首七絕《題金陵渡》:
金陵津渡小山樓,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兩三星火是瓜洲
金陵津:在鎮江,長江南岸。
小山樓:應是作者投宿之地。
瓜洲:長江北岸,今江蘇邗江,與鎮江隔江相對,歷來是長江南北的交通要沖。
金陵津渡小山樓,一宿行人自可愁。
開篇兩句先交待地點事由,點出詩人心情自可愁。
詩人一個人來到長江南岸投宿住店,夜景雖美但是愁啊,不知明日前程如何。
一個自字說明孤獨愁緒乃古人遠行的常態;
但是后面兩句話鋒一轉,潮落夜江斜月里,兩三星火是瓜洲。
潮落表示水勢平緩,一派安謐,夜江加深了靜謐的感受,斜月表示西斜的落月。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就有斜月沉沉藏海霧之句,可見詩人下半夜仍未能入睡,愁緒綿長。
即便如此,詩人仍探頭遠望對岸,兩三星火是瓜洲。
星火不是指天上的星星,是指漁火張繼詩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兩三星火已經是少得可憐的漁火了,絕大部分漁船已經入睡,只有零星幾人幾只般和自己一樣無法入眠。
在這個普通難眠的夜晚,也有人和自己一樣,真是莫大的安慰呀。
縱觀全詩,通篇扣住愁字為主題,將愁表現得唯美。
用斜月沉沉,潮落水緩,夜江安謐,星火零落等文學意象包裹著一個行旅匆匆的游子之愁。
夜江上的星點漁火,一宿即將離去的小山樓旅舍,待天色明亮離開后,這一切都會成為過往。
讓愁成為牽掛而不是防礙,讓愁可以面對而去掉煩惱,讓愁變成一種生活習慣而勇于去解決問題。
這首詩雖圍繞一個愁字但不去糾纏,讓天下人知道愁也是美麗的,愁也有魅力。
張祜之愁在詩史上留下的不是愁悶,而是清新亮麗的一筆,兩三星火是瓜洲。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