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裕的曾祖父去世時,曾請郭璞前去選墓地,郭璞給他選了兩處佳穴。
如果你把曾祖父葬在第一個墓穴,那么你能活百歲,位至三司,但子孫不興旺。
如果葬在第二個墓穴,你的壽數要減去一半,官位也止于卿校,但是子孫后代世世顯貴。
張裕聽后想也沒想,就直接選擇了第二個墓穴,后來他的后代果然人丁興旺。
郭璞雖一世英明,最終卻毀在了好朋友手上。
郭璞曾對好朋友桓彝說,你每次來我家都可以直接進房,無須回避。
只是不能到我的廁所里找我,否則我和你都將大禍臨頭。
桓彝沒有把他的話放在心上,一次大醉后走進了郭璞家的廁所。
也不知是在作法還是在修煉法術,郭璞看到桓彝后大驚失色。
不久,王敦謀反,令郭璞占卜,結果不吉。
王敦心想,還沒造反就遭晦氣,一怒之下就將郭璞殺死。
一代風水大師就這么死去了,他的死跟諸葛亮的死有些類似。
雖然都能通曉未來之事,但最終都在劫難逃,這或許是這些牛人們最合理的歸宿。
“東抵洛陽后,郭璞寫下《流寓賦》。”
“真實地記錄了自己從老家聞喜逃難到洛陽的沿途見聞,抒發了自己一腔憂國憂民的情懷。”
“在洛陽未逗留很久,郭璞又繼續向東南進發,幾經周折后過江達到宣城。”
“在宣城太守殷祐幕下擔任參軍之職,并以占卜作卦得到殷祐的器重。”
“爾后,殷祐遷任石頭都護,郭璞又跟隨他來到宣城郡石城。”
“不久,郭璞離開宣城東下,進抵今江蘇南部,定居于暨陽。”
“當時晉元帝司馬睿尚以瑯琊王的身份鎮守建鄴,任丹陽太守的王導頗為賞識郭璞的才華,讓他擔任自己的參軍。”
“王導的目的是想利用郭璞的占卜之術,他不但令郭璞為自己占卜,還讓郭璞多次為司馬睿占卜。”
“王導的栽培和提攜使郭璞如躍龍津,為他后來入朝和升遷打開了大門。”
“建武元年,司馬睿稱晉王,建立東晉,并于次年正式稱帝。”
“郭璞先是寫下《江賦》,歌詠象征華夏文明的長江,維護東晉正統地位。”
“爾后,又參加了晉元帝即位的祭天大典。”
“并進獻《南郊賦》,得到晉元帝賞識,被任為著作佐郎。”
“約太興四年,郭璞升遷為尚書郎。”
“入朝以后,郭璞曾多次上疏,針對朝政弊端提出諫議和匡正措施,請求省刑減賦、實行大赦、驅逐奸人等。”
“他的部分建議被晉元帝采納,如實施大赦和改年號等。”
李白:兩晉時期著名詩人郭璞,內涵太深刻了,游仙詩堪稱一絕。
郭璞的父親是郭瑗,后者是東晉時期著名學者、文學家。
郭氏家族并非兩晉時期名門望族,社會背景根基不足。
因此郭氏父子必須通過真才實學才能立足于當時朝政。
因此,郭璞從小便熟讀經書學術,積累大量知識,他又喜好古文奇字,精通陰陽術數。
另外,雖然郭璞后來成為一位方士,但他從小接受正統的儒家教育,建功立業的入仕思想占據其思想主流。
家學淵源,郭璞自然受到熏陶,由于長期生活在社會下層,能夠接觸到社會現實生活。
郭璞才得以清醒,看到社會弊端,郭璞敢于在某種程度下做批判。
他同情底層百姓,對當時統治階級內部斗爭深惡痛絕。
郭璞的結局有些慘淡,他力阻駐守荊州王敦謀逆,最終被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