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郭璞存世詩作中,有為數不多的贈答詩,文字中體現詩人社會責任心,具有現實意義。
同時彰顯魏晉談玄論道風氣,充滿玄言妙語,讓其贈答詩更具內涵。
另外,由于比較剛烈的性格,他敢于批判浮夸社會現象,同時對官場厭惡之情越來越濃烈。
其贈答詩表達出厭世避世情緒,流露出一絲絲隱逸思想。
還有,因為郭璞是一位滿腔政治熱情的人,他通過贈答詩發牢騷,抒發自己不滿心理。
但這種牢騷并非庸俗方式,而是達到似忘非忘、不即不高的人生境界。
郭璞存世詩作二十余首,其中游仙詩十九首,頗受后世重視。
這些游仙詩是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完成的,主題做樣、多重、多樣。
思想隨著社會政治、自身處境、主觀價值取向等因素而變化。
另外,由于郭璞受到易學文化、道教經典、玄學文化、歷史典故、上古神話等影響,讓其詩內容難懂。
如果沒有以上知識儲備,很難了解詩人真實表達想法。
郭璞的游仙詩在數量和質量上都是上乘的,寫出如此之多的游仙詩自然與魏晉玄學影響密不可分。
他借游仙而詠懷,在創作理念上繼承阮籍詠懷詩筆法,并發揚光大。
他的游仙詩艷逸,內心較為輕松,具有道家仙風道骨之韻味。
另外,郭璞的游仙詩還繼承三曹創作手法。
同時也有創新,層次更高,批判程度更勝于三曹。
值得一提的是,郭璞的游仙詩之所以卓著。
是因為他大膽創新,將仙界、人相結合,將求仙與隱居相融合。
意境生動鮮明,將游仙詩營造出一片新天地。
再有,郭璞將游仙伸向現實社會,將仙界與現實社會連接起來。
形成鮮明對比,表達對社會的批判與不滿。
將游仙詩提升至最高水平,這才是郭璞游仙詩最為亮麗的特色。
提到游仙詩,人們可能會覺得游仙是消極主義。
但是在郭璞筆下,游仙詩增加現實意義,具有批判功能性。
散發對朝政的否定,對歲月的感嘆,對人民的關懷,對仕途的否定。
當然,郭璞仰慕仙情也流露于詩中,同時具備談玄論道的功能性。
在藝術層面來看,詩歌具有浪漫主義情懷,詩風飄逸,辭藻典麗,加上修辭方法運用,讓其詩歌極具藝術魅力。
總之,在兩晉時期,郭璞是一位地位卓著的詩人。
他的游仙詩極具批判性和藝術魅力,對后世游仙詩產生巨大影響。
“在朝期間,郭璞與溫嶠、庾亮、干寶等都有較深的友誼,也頗為當時的太子司馬紹所賞識。”
“但因他出身低微,性情簡易,舉止不重威儀。”
“且又往往嗜酒好色,故而始終不得重用。”
“永昌元年,郭璞因母親去世而辭官丁憂。”
“但未及期滿便被權臣王敦看中,招攬他出任記室參軍。”
“其時郭璞深知王敦驕橫暴虐,且又掌控朝政,故而不敢辭,只得勉強赴任。”
“太寧二年,王敦意欲二次舉兵謀反之際,擁戴晉明帝司馬紹的朝臣溫嶠、庾亮覺知王敦陰謀后。”
“即令郭璞占卜討伐王敦的成敗,但未能得到正面答復。”
“嗣后二人復又請占卜個人運勢,郭璞出于對其討伐行動的鼓勵,遂直言答稱大吉。”
“爾后,王敦即將舉兵反晉之際,也召郭璞令其占卜戰事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