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韓元吉寫給陸游的一首送別詩,情景交融,不落凡響,盡顯曠達。
韓元吉出身世家,有才華,詩詞俱佳,可是一位頗有影響的人物。
辛棄疾敬他為文壇前輩,對其十分尊重。
韓元吉晚年退居上饒時,與辛棄疾詩和往來,關系密切。
和辛棄疾相比,陸游則是韓元吉交往時間最久的摯交好友。
二人志趣相投,惺惺相惜,詩詞唱和也最多。
觥船相對百分空,京口追隨似夢中。
落紙云煙君似舊,盈巾霜雪我成翁。
春來茗葉還爭白,臘盡梅梢盡放紅。
領略溪山須妙語,小迂旌節上凌風。
這是一首情感真摯的送別詩,首聯憶舊,頷聯寫今,頸聯設想,尾聯展望。
既有對過去美好時光的回憶,也有對當下狀況的不勝感慨,更有對未來來日可期的展望。
雖寫離情別緒,但卻不憂郁悲傷,格調雖深沉。
但卻不頹唐悲觀,其積極曠達的人生情懷,令人心生美好。
首聯寫置酒餞別,兩個老朋友在離船之上舉杯對飲。
依依話別,回首當年,恍如一夢,真有百事成空之感。
韓元吉和陸游都是力主抗金的愛國志士,奈何空有一腔孤勇,卻沒有施展抱負的機會,所以韓元吉此句亦有畢卓忘憂忘返萬事皆空之意。
韓元吉以新鄱陽守的身份赴鎮江看望母親,當時陸游恰好在鎮江通判任上。
二人同游金山,互相酬唱,韓元吉改任京官,又來鎮江與好友同游。
頷聯寫二人當前的情況,抒發了彼此壯志未酬的慨嘆之情。
陸游入蜀多年,雖諸多不順,但其情操依舊,文風如昔,秉性依然。
所以,韓元吉贊其詩風慷慨,揮毫染翰,落筆驚風,滿紙云煙,雄渾壯闊,依如當初。
這些年來,詩人盡管一路升遷,但亦是仕途輾轉,宦海沉浮。
短短幾年時間,又接連經歷了喪母失女之痛。
所以,他感嘆國事多艱,本該為國效力,可時不我待。
霜雪滿頭,自己的人生已走到暮年,難以匡扶時局,深以為憾。
頸聯借景抒情,筆姿瀟灑,詩意超脫,不以離情為牽戀,其人胸襟之曠達由此可見一斑。
此刻的分手之際,彼時是年末,臘盡春回。
紅梅都已經做好了迎接新年的準備,你看它們的枝頭都已是一片嫣紅了。
尾聯宕開一筆,以積極樂觀的筆觸,寫下鼓勵的文字。
即是對好友前行的慰藉,也是呼應前文,給人以余音繞梁之感。
二人都曾任官閩中,彼此對閩中溪山之勝自是非常熟悉。
而今,二十年過去了,陸游再度任官福建,舊地重游,怎不令人感慨萬千。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