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中期臺閣詩人,朝廷御用文人。
張仲素十首詩,彰顯中和雅正之美。
他與白居易、韓愈是同時代詩人,但在群星璀璨的唐代文壇,他的存在感確實很低。
不過,他可是朝廷御用文人,沒有兩把刷子是達不到朝廷標準的。
他是雅正詩派的杰出代表,追求詩歌中和之美。
在唐朝詩壇還是有一定的存在意義,他便是張仲素。
唐詩的題材眾多,有山水田園詩、邊塞詩、送別詩、愛情詩、懷古詩、思鄉詩、諷諭詩、敘事詩、悼亡詩等等。
其中有一種特殊的題材就是閨怨詩,顧名思義,閨怨詩就是特意描寫少女、少婦們在閨閣中的憂愁、怨恨與思念心緒的詩。
“唐朝大詩人白居易在長安的家中,設宴招待他的老朋友,從徐州來的詩人張仲素。”
“十年沒見的兩個人喝得份外盡得興。酒酣之際,張仲素問。”
“樂天兄還記得徐州的關盼盼嗎?她托我帶了三張詩稿給你。”
“白居易腦子里一下子閃出一個面容姣美,身段苗條的美女。”
“他想起來了,十年前他任職校書郎的時候,出差去徐州,駐守徐州的武寧節度使尚書張建封親自給他接風洗塵。”
“張尚書官位很高,但是十分欣賞年輕詩人白居易。”
“知道白居易精通音律,張尚書叫出了自己的寵妾關盼盼跳舞助酒興。”
“關盼盼本是徐州貧家女,被父母賣給了教坊。”
“偏偏關盼盼在音樂舞蹈上特別有天賦,在教坊一班女孩子中很快就出類拔萃,成了領舞。”
“教坊在給駐軍的表演時,張尚書注意到了色藝俱佳的關盼盼,并為她贖身,娶她為妾。”
“還在云龍湖畔為她建二層小樓,因有燕子棲居,故名燕子樓。”
“張尚書極寵愛盼盼,盼盼亦感恩于尚書的知遇,從此只在家中為尚書一個人跳舞。”
“關盼盼婷婷裊裊的上到宴會廳,輕舒廣袖,款扭柳腰,舞姿宛若天仙。”
“緩啟朱唇,唱的竟然是白居易的《琵笆行》。”
“白居易看到關盼盼把自己的詩歌和樂曲舞蹈如此完美的揉合成藝術的整體,深深的陶醉其中。”
“眼前是盼盼還是琵琶女,曾經的江州司馬又一次淚濕青衫。”
“舞畢,關盼盼走到自己崇拜的大詩人面前,殷勤勸酒。”
“白居易一飲而盡,并當場揮毫為關盼盼寫下,醉嬌勝不得,風裊牡丹花。”
“關盼盼收為至寶,張尚書和關盼盼的熱情款待讓白居易感受到徐州之行的愉快。”
“很快公務結束,白居易辭別徐州返回長安。”
“一晃竟十年過去了,酒桌上張仲素向白居易講起了張尚書及關盼盼之事。”
“原來白居易離開徐州后二年,張尚書因病突然故去,關盼盼悲傷欲絕。”
“張尚書的豢養的姬妾,歌舞女紛紛離去,另擇高枝。”
“唯獨關盼盼,雖是舞女出身,卻極其忠于感情。”
“不管家人如何苦勸,絕不改嫁。”
“甚至自己把自己鎖在張尚書為她建的燕子樓里,不再見人,每天由一老婦人送些吃食。”
“十年了,就這樣在燕子樓里關盼盼鎖住了自己的美貌與青春,還有她鐘愛的舞蹈藝術。”
“聽說張仲素要去長安,關盼盼托老婦人把自己的詩稿帶給張仲素,請他轉給她崇拜的詩人白居易。”
“樓上殘燈伴曉霜,獨眠人起合歡床。”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長!”
“關盼盼表達了對張尚書的思念比地角天涯都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