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了姬職,樂毅就像斷了線的風箏,不知該飛往何處。
而更重要的是,接替姬職掌管國家的燕惠王姬不詳聽到田單的謠傳,如同找到了知音。
他毫無征兆的逼走了伐齊5年的樂毅,以心腹大將騎劫接管伐齊重任。
“之后田單散布消息最害怕燕軍把齊兵俘虜的鼻子割掉和毀了即墨城外的祖墳,燕軍果然中計。”
“把齊兵俘虜的鼻子割了,把即墨城外齊人的祖墳毀了。”
“即墨的軍民看見后無不積憤,請求出戰。”
“田單知道現在是最好的時機,于是拿著鐵鍬和士兵一起修筑工事。”
“把自己的的姬妾編在隊伍中,還拿出食物分給士兵,讓精銳部隊隱藏起來。”
“派老弱和婦女在城頭守城,制造假象,派遣使者到燕軍中請降,又收集重金讓即墨的富豪給燕國將軍。”
“請求他們在城破時不要擄掠他們的家人,燕將很高興的答應了他們,燕軍也因此更加松懈。”
“田單從城中收集一千多頭牛,給牛披上紅色的外套,并描上五彩龍紋。”
“在牛角上綁上利刃,把灌滿油脂的蘆葦綁在牛尾巴上,在城墻上鑿了許多洞穴。”
“趁夜里,點燃牛尾上的蘆葦,把牛從洞穴趕出。”
“派出精銳五千人,跟在火牛陣后,牛吃痛,瘋狂的沖向燕軍。”
“由于在夜間,發生的又突然,燕軍頓時驚慌失措。”
“牛陣所到之處,燕軍傷亡慘重,五千精銳口中銜枚,不聲不響地攻來。”
“城中的人乘機擂鼓吶喊,緊緊跟隨在后面就連老弱婦孺都手持銅器,以壯聲威。”
“燕軍大為驚駭,四下潰逃,燕軍主將騎劫被殺。”
“在追燕軍的過程中,被燕國占領的齊國城池也紛紛歸順田單。”
“田單的兵力也日益壯大,共收復城池七十余座,史稱田單復齊。”
“復齊后就到莒城迎接齊襄王歸都臨淄,田單因功被封為安平君,拜為丞相。”
“燕國封宋人榮蚠為高陽君,派他率兵攻打趙國。”
“趙王于是割讓濟東三城令盧、高唐、平原的五十七個城鎮給齊國,以換取齊國田單到趙國為將抵御燕國。”
“馬服君趙奢和平原君爭論,認為這樣做不對并且田單如果愚笨就不能抵擋燕國。”
“如果聰明就會使燕趙兩國長期作戰兩敗俱傷,最終田單率趙軍攻取了三座城邑。”
“其中最大的城也沒有超過一千丈的,果然像馬服君所說的那樣,田單卻因攻下城池被封為趙相。”
杜甫:樂毅出走,田單意識到,反攻的機會到來了。
由于樂毅的攻心戰術,即墨城內將燕軍當作王師的人比比皆是,反抗之心早已淡如死水。
因此,田單決定重新在百姓心中樹立一個神人。
他以數量龐大的祭品,吸引鳥類來食,再冠以神人下界的虛言,將手下的士兵扮作神師。
早晚兩次請安,遇事必請旨匯報,凡下達命令,定以神意傳達,漸漸的凝聚起即墨人的哀兵死戰之心。
即便如此,田單仍不滿足。
在他看來,即墨城中的齊人只想守住這座孤城,尚無膽氣敢于對抗燕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