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來以周勃這樣的性格,劉邦實在是對他很放心。
就周勃這種老好人,想讓他造反,那簡直太難了!
正是因為這兩個原因,漢朝開國之后,周勃反倒是更受重用了。
燕王臧荼叛亂,劉邦親自帶兵征討,周勃帶兵參戰,功勞最大。
韓王叛亂,劉邦帶兵親政,周勃做劉邦麾下的大將。
這兩場仗打完之后,劉邦直接把周勃升為太尉!
到了這個時候,周勃其實已經成了漢朝名義上的武將第一人了。
其他開國武將,只要沒封王,基本上沒誰軍權比周勃更大。
“漢高祖十年八月,趙相國陳豨反漢,次月,高祖劉邦統率周勃等將領征討陳豨。”
“周勃率部攻取馬邑,并斬殺陳豨部將乘馬絺。”
“后又于樓煩大破韓王信、陳豨、趙利的聯軍,俘獲陳豨部將宋最和雁門郡守圂。”
“隨后周勃率部轉攻云中郡,俘獲郡守,接連攻取雁門郡的十七座縣城及云中郡的十二座縣城。”
““周勃乘勢繼續出擊,又于靈丘大破陳豨的軍隊,并斬殺陳豨。”
“俘獲陳豨的丞相程縱、將軍陳武、都尉高肆,徹底平定了代郡的九座縣城。”
“漢高祖十二年,燕王盧綰反漢,周勃以相國之職取代樊噲統軍平叛,后率軍攻克薊縣。”
“俘獲燕王盧綰麾下大將抵、丞相偃、郡守陘、太尉弱、御史大夫施與屠渾都。”
“此后,周勃率軍又于上蘭和沮陽大破盧綰的軍隊,并追擊盧綰軍一直到長城。”
“平定了上谷郡十二座縣城,右北平郡十六座縣城,遼西、遼東二郡的二十九座縣城及漁陽郡二十二座縣城。”
“周勃戰功赫赫,跟隨高祖劉邦征戰以來,共俘獲相國一人、丞相二人、將軍及二千石官員。”
“此外周勃還獨自統兵擊破兩支軍隊,攻取三座城池,平定五個郡及七十九個縣,俘獲丞相和大將。”
“周勃率軍平定燕地班師回朝后,高祖劉邦已經去世,周勃以列侯的身份侍奉漢惠帝劉盈。”
“漢惠帝六年,漢朝重新設置太尉官,并任命周勃為太尉。”
“十年之后,高后呂氏去世,呂祿以趙王的身份出任漢朝上將軍。”
“呂產以呂王的身份出任漢朝相國,兩人把持朝政,欲取代劉氏政權。”
“周勃身為漢朝主管軍事的太尉,卻不能進入軍營,而陳平身為丞相,也不能處理朝政大事。”
“于是周勃與陳平密謀,最終誅滅諸呂,后擁立代王劉恒為帝,即漢孝文帝劉恒。”
“漢文帝元年,太尉周勃因功晉升為右丞相,并被賜金五千斤,獲封食邑達萬戶。”
“過了一個月的時間,有人勸說周勃,認為其誅殺諸呂,又擁立代王繼承皇位,聲威名震天下。”
“又獲得豐厚的賞賜,擁有尊貴的地位,得到帝王的尊寵,時間久了之后便會禍及自身。”
“周勃聽后感到十分恐懼,也認為自身已身處危險的境地,于是便向文帝劉恒請求辭職并歸還相印,后文帝允許周勃的請辭。”
“一年之后,左丞相陳平病逝,文帝劉恒再次任命周勃出任丞相之職。”
“又過了十多個月之后,文帝劉恒想讓列候前往各自封地,便讓丞相周勃做個表率,于是周勃被免職返回封地絳縣。”
“返回封地一年多時間,每當河東郡守、郡尉巡視到絳縣時,絳侯周勃都會非常畏懼擔心被誅殺。”
“所以經常身穿鎧甲,讓家人手持兵器去面見郡守、郡尉等人。”
“不久后,有人上書告發周勃想要謀反,于是文帝劉恒將此事交給廷尉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