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說云臺28將之中誰的軍事才華最全面、最穩扎,首當其沖的其實還是馮異和岑彭這倆人。
雖然他們一個排第七、一個排第六。
但是他們倆是劉秀手下唯二上馬能管軍、下馬能管民的全才,而且戰績也相當有保障。
岑彭算得上是為劉秀打下半壁江山的大功臣了,可惜天妒英才。
最后在軍中被敵人派出的刺客刺殺身亡,引得人們無限遺憾。
其實關于岑彭之死,還有一個神奇的傳說,說那是冥冥之中早有定數。
岑彭遇刺之前的駐扎地地名叫彭亡,岑彭雖然覺得不吉利,想要移師另尋駐地,但終究因為天色已晚而作罷。
卻不料,正是這天晚上,他就假裝投降的刺客給刺殺了。
當然,這一點遺憾并不影響岑彭光輝的形象和不朽的功勛。
在那個時代,他永遠是讓人仰望的閃耀的將星。
“新朝末年入仕,署理棘陽縣長。”
“公元22年,劉縯起兵,攻克棘陽,帶著家屬投奔前隊大夫甄阜。”
“甄阜卻惱恨他不能固守城池,將他母親妻子扣押,只得帶著手下賓客與漢軍交戰。”
“公元23年正月,甄阜被殺。”
“逃到宛城,與前隊貳嚴說一同堅守城池。”
“劉縯圍城數月,城中糧食用盡,甚至出現人食人之事。”
“五月只好獻城投降。諸將都要求殺死岑彭,被劉縯阻攔。”
“劉縯愛惜岑彭有將才,而且為人忠義,名聲也不錯,于是勸劉玄赦免。”
“岑彭是宛城的守將,盡心職守是他的職責。”
“如今我們作大事業,應該表彰這樣忠義的人。”
“不如將岑彭封官,以表彰后來的人。”
“劉玄于是封岑彭為歸德侯,使他隸屬于劉縯麾下。”
“起義軍內部的爭權奪勢,使得劉演被殺害。”
“救命恩人的死,感到很痛心。”
“后來對劉秀說劉演對自己有救命之恩,可還沒來得及報答他很快就遇害了,此事永恨于心。”
“在劉縯遇害后,被分配到了大司馬朱鮪的麾下,擔任校尉。”
“不久隨朱鮪平定淮陽郡,被推薦為淮陽都尉。”
“后來又攻破反叛的淮陽守將徭偉,因功升任潁川太守。”
“恰逢劉茂攻占潁川,無法就任,只好帶領部屬投奔河內太守韓歆。”
“公元24年劉秀巡行至河內。韓歆不聽勸阻打算守城抵拒,后見形勢危迫,只得投降。”
“劉秀得知韓歆曾想抵抗,欲將其斬殺,又召見岑彭,分析當前局勢。”
“現在,赤眉入關,更始危殆,權臣放縱,矯稱詔制,道路阻塞,四方蜂起,群雄競逐,百姓無所歸命。”
“我聽聞大王您平河北,開王業,這真是皇天保祐漢朝,是士人的福氣。”
“我有幸承蒙大司徒劉縯對我的救命之恩、知遇賞識,我還沒有來得及報答他,他就遭禍遇害了。對此我永遠遺恨于心。”
“今日我再次遭遇到大司徒劉縯的親人,我自當愿意出馬歸順,誓死效命。”
“劉秀大喜,跟他深相結納。”
“借機進言,說韓歆是南陽地區的正直君子,可以收為己用。劉秀于是赦免韓歆。”
“歸順后,前往淇園勸降大將軍呂植。”
“劉秀任命岑彭為刺奸大將軍,讓他協助吳漢除掉尚書令謝躬,并督察各營。”
“此后,劉秀把平時拿的符節授與岑彭,讓他隨軍平定河北。”
“公元25年六月,劉秀稱帝,被封為廷尉、歸德侯,行大將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