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到達信都后,又拜賈復為偏將軍。”
“同年五月,劉秀搞定曾經追得自己狼狽不堪的王郎,賈復因功遷都護將軍。”
“在隨后攻擊青犢農民軍的戰斗中,賈復先登陷陣,所向披靡,大破敵軍。”
“至此,諸將不得不信服這個后來居上的小兄弟真的神勇無比。”
“戰爭是最好的試金石。年少的賈復在這塊試金石上磨礪出無與倫比的武力,也忍受了常人難以忍受的傷痛。”
歐陽修:公元25年四月,賈復在真定參加了與五校農民軍的戰斗。
這支興起于河北,平時主要在河南濮陽一帶活動的農民軍組織性較好,戰斗力也較強,與劉秀的軍隊殺了個難解難分。
賈復見久戰不下,不免有些捉急,索性打出自己的招牌旗號率先沖陣,希望早點鑿穿敵人的堅陣。
當下,只見一個外罩白袍,身掛銀甲,手舞銀戟的少年將軍一馬當先,沖向敵軍的重重壁壘。
五校農民軍忙分出人手企圖阻攔,雙方很快硬碰硬地攪殺在一處。
少年將軍銀戟飛舞、戰馬歡騰,敵軍挨著就死,碰著就亡,眼看著就要鑿穿敵陣。
忽然亂軍中一將乘其不備,挺起長槍刺向少年將軍,將軍急待要閃,那邊廂一把大刀又兜頭砍來,將軍只好讓過刀去,生生受了一槍。
長槍鋒利,輕易刺破銀甲,在他的小腹上留下了一條深深的傷痕。
少年將軍也顧不上包扎,忙掉轉銀戟將敵將刺落馬下,然后拖著從傷口處滑出的腸子縱馬破陣。
將軍身后的漢軍大受鼓舞,也不要命似地殺入五校軍中,頓時,堅陣出現了不可扼制的松動,一些喪膽的五校軍士開始轉身逃遁。
那邊剛剛沖過敵陣,扯下戰袍草草包扎的少年將軍又一次殺將回來,銀戟頻頻揮出,每一次都帶起血霧一片。
見到少年將軍復來,仍然如此驍勇,五校軍士再無戰心,慌忙四散奔逃。
也不知過了多久,少年將軍睜開了雙眼,失血過多的臉上滿是疲憊。
他看到自己的主公、蕭王劉秀正拉著自己的手,哭泣不已。
一席話,說得少年將軍眼中含淚,不免激動,竟至昏厥過去。劉秀嚴命醫官緊急施救。
劉秀依靠賈復的拖腸大戰擊敗五校農民軍,卻開啟了一個令后世訶責不已的指腹為婚陋習。
劉秀的本意是對賈復這個為自己拼命的愛將的臨終關懷,一個人腸子都流出來了,血出如漿,仍然揮戟血戰,治愈機率幾乎為零,久在軍中的劉秀提前關懷一下將軍的身后事也情有可原。
雖然此前未必沒有指腹為婚的娃娃親,但多是民間的自發行為。
如今有了劉秀這種身份的大哥帶頭,正好上之所好,下必甚之。
雖然賈復妻子順利生下兒子,可劉秀的五個公主沒一個成為賈家的媳婦。
賈家直到曾孫賈建時,才得以尚漢和帝頗為寵愛的臨潁長公主為妻。
與其把人生寄托于不可或知的兒孫,何如活在當下?
那一年的賈復尚未弱冠,還有大把美好的人生沒有經歷,豈能輕易撒手人寰?
于是,憑著小強般的頑強,賈復從死神的魔爪之下闖了過來,竟然奇跡般的傷愈歸隊了。
此后,他追上劉秀,隨其攻取河北重鎮鄴城。
同年六月,劉秀在鄗縣千秋亭稱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