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玄出身于陳郡謝氏,為魏晉南北朝時期著名門閥士族。
陳郡謝氏家族始祖為東漢三國時期的典農中郎將謝纘,家族真正崛起源于第四世的尚書仆射謝尚,獲取世襲領地,擁有了領兵的資格。
謝玄為家族第五世,其父謝弈擔任都督豫司冀并四州軍事、安西將軍、豫州刺史;
叔父謝安官至太保,成為東晉的宰相。
“謝玄年少聰慧,深受叔父謝安的器重,曾愛好佩戴香囊,為叔父賭取而焚燒。”
“謝玄成年后擁有經國才略,面對朝廷屢次征召卻沒有前往。”
“后與王珣一起被大司馬桓溫征召為府掾,并受到桓溫的禮遇和器重;”
“后轉任征西將軍桓豁麾下擔任行軍司馬,同時兼領南郡相,都督北征諸軍事。”
“此時北方的前秦逐漸強大起來,前秦天王苻堅在宰相王猛的輔佐下,初步統一了北方,不斷派兵攻打東晉邊疆。”
“東晉朝廷感覺形勢嚴峻,尋求文武良將鎮守北方抵御前秦的進攻。”
“尚書仆射謝安舉賢不避親,推薦侄子謝玄應舉,于是征召謝玄返回京城,授與其為建威將軍、兗州刺史、同時兼領廣陵相,都督江北諸軍事。”
“太元二年,謝玄出鎮廣陵,為抵御前秦強大的軍事壓力,大力招募江北移民中驍勇之士。”
“劉牢之與何謙、諸葛侃、高衡、劉軌、田洛和孫無終等猛將應征入選。”
“謝玄經過嚴格的選拔與訓練,任命劉牢之為參軍,統領精銳擔任前鋒,組建了戰斗力強大的北府兵。”
“太元三年,前秦天王苻堅派遣征南大將軍苻丕圍攻襄陽,車騎將軍桓沖率部抵御。”
“謝玄奉命征召三州兵員,派遣彭城內史何謙進軍淮泗,形成支援襄陽的態勢。”
“襄陽城破后,前秦苻堅的部將彭超領兵攻打駐守彭城的龍驤將軍戴逯。”
“謝玄統領東莞太守高衡與后軍將軍何謙屯兵于泗口,欲派遣使者密報鎮守彭城的戴逯,朝廷救兵已經到來,卻找不到前行的道路。”
“謝玄的部將田泓請命前往,于是通過河水潛入,將要進入彭城前,為前秦軍隊抓獲。”
“前秦軍隊重金收買田泓,讓其前往彭城傳遞援軍已經戰敗的消息。”
“田泓假裝答應,轉而告訴彭城的晉軍援軍將至的消息,然后被殺。”
““前秦將領彭超將輜重糧草屯于留城,謝玄佯裝派遣部將何謙攻打留城。”
“彭超獲悉消息后,率軍返回留城保護輜重糧草。謝玄派遣部將何謙迅速統兵救援彭城。”
“次年,前秦將領彭超再次統兵南下,苻堅部將句難與毛當自襄陽南下與其會合,前秦集合六萬軍隊于三阿圍困幽州刺史田洛。”
“東晉孝武帝司馬曜下詔謝玄叔父征虜將軍謝石率領水軍進駐涂中,右衛將軍毛安之、游擊將軍河間王曇之、淮南太守楊廣、宣城內史丘準等部進駐堂邑。”
“不久,盱眙城被前秦攻破,高密內史毛藻戰死,毛安之等部撤兵,東晉朝堂為之震動。”
“謝玄統兵自廣陵出發征討前秦武將懼難并救援三阿,派遣部將何謙擊敗前秦軍隊,為幽州刺史田洛解除圍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