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措施帶來了一派新氣象,當時秦境安定清平,家給人足。
王猛處事果決,講求效率。
河北人麻思請假回故里葬母,王猛批準了,待到麻思剛出潼關,發現沿途官府均已接到通知。
經過一系列富國強兵的革新措施,前秦國力逐漸強大。
當時前秦四面受敵,北有鮮卑,西有前涼以及吐谷渾,東有前燕,南有東晉。
“此時王猛從出使前秦的前燕散騎侍郎郝晷處獲得了前燕許多情報,郝晷也暗中歸附了王猛。”
“不久后慕容垂受到前燕太傅慕容評的排擠而投奔前秦,前燕實力更為虛弱,王猛便積極謀劃攻取前燕的事宜。”
“建元六年,王猛先勸降了前燕武威王慕容筑,順利取得洛陽,又擊退了前來進攻的樂安王慕容臧。”
“不久后苻堅派王猛帶領鎮南將軍楊安等十名將領及六萬士兵討伐前燕,同時親自為王猛送行并為其提供后勤補給。”
“七月王猛攻打壺關,此時前燕朝堂上卻仍相互掣肘無法集中力量抵抗前秦軍。”
“不久王猛攻下壺關后又幫助楊安攻下晉陽,沿途城池紛紛歸降。”
“前燕軍統帥慕容評此時因畏懼王猛而不敢與其交戰,開始與王猛對峙以迫使其退兵。”
“慕容評為人貪婪,與王猛對峙時仍借機倒賣物質發戰爭財,前燕士兵都因此心懷不滿、喪失斗志。”
“王猛聽說后更加確定此戰必勝,還派兵燒毀了前燕軍的補給裝備。”
“前燕皇帝慕容暐也寫信責備慕容評并催促他出戰,慕容評只得與王猛交戰。”
“交戰前王猛在軍前慷慨激昂地鼓舞了士氣,最終前秦取得大勝,殺敵五萬多人,慕容評只身逃走。”
“后來王猛率軍包圍前燕國都鄴城,一路上軍紀嚴明,不騷擾百姓,原先盜賊橫行的鄴城也因王猛的到來而安定下來。”
“隨后前燕散騎侍郎余蔚趁夜打開鄴城城門,前秦軍順利占領鄴城。”
“慕容暐不久后也被捉住,前燕各地紛紛投降,至此前燕滅亡。”
“隨后王猛又被任命留在冀州守衛,并被苻堅授予見機行事的權力來選拔治理當地的官員。”
“王猛上書推辭,苻堅拒絕了,命其按以前一樣行事。”
“不久后王猛又被召回朝中并被加封都督中外諸軍事等職,爵位也升至清河郡侯。”
“王猛反復上書推辭,苻堅也專程下詔將其駁回。”
“最終王猛接受冊封,此后前秦國內所有事務無論大小都交給王猛處理。”
“王猛治理國家時剛正賢明,清廉嚴肅。在治理前秦的數年間。”
“他在朝中罷免尸位素餐者,提拔重用有才而不得志的人。”
“同時在各地勸勉農耕桑蠶、訓練軍隊,任用官員時都給他們分配符合各自才能的官職。”
“刑罰也都依據實際的罪惡來定,使得前秦各地經濟恢復、社會安定。”
“建元七年,王猛寫信勸說前涼皇帝張天錫認清局勢臣服前秦。”
“張天錫見信后主動向前秦請罪,成為前秦的藩屬。”
“自此經過王猛的治理后前秦國富兵強,戰無不勝,在形式上統一了長江以北的中國。”
“建元十一年六月,王猛臥病不起,苻堅親自去祭祀來為王猛祈禱,后來苻堅又派人祭祀各地神明并赦免了境內死刑以下的罪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