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韶作為軍事家,一生戎馬倥傯,為北齊立下不朽功勛。
作為政治家,他入朝參政有宰相之風。
在外擔任軍政一把手期間,同樣有惠政,得吏民之心,名望超出常人。
作為孝子和兄長,他孝順繼母,曾向高洋乞封繼母梁氏為郡君,先后把憑戰功掙來的爵位推讓給兩個同父異母的弟弟。
作為慈父,他嚴格教訓子弟,把子女們管教得個個知書達理,為北齊高干們樹立起為官為子為父的楷模。
“段韶少年時善長騎射,有將帥之才。”
“因母親婁信相是高歡妻子婁昭君的姐姐,所以高歡對他很是器重,常安排在自己的左右,作為心腹看待。”
“建義初年,為親信都督。”
“中興元年,跟隨高歡抗抵爾朱兆,戰于廣阿。”
“于是便同爾朱兆展開交戰,爾朱兆軍潰敗,進攻鄴地的劉誕。”
“韓陵之戰,段韶率領自己的部眾,首先沖進敵陣。”
“不久隨從高歡離開晉陽,將爾朱兆追趕到赤谼嶺消滅,因軍功封下洛縣男。”
“又跟隨高歡偷襲、奪取夏州,活捉斛律彌娥突,加龍驤將軍、諫議大夫,累遷武衛將軍。”
“后又將其父姑臧縣侯的爵位授與段韶,其下洛縣男的爵位則上表請求轉讓給繼母弟段寧安。”
“興和四年,跟從高歡在邙山抵御西魏宇文泰。”
“高歡在兵卒之中,被西魏將軍賀拔勝認出,于是賀拔勝帶領精銳逼來。”
“段韶騎馬從旁躍過,并回身用箭射擊,一箭就將最前面的追敵射下馬去,其他追騎害怕,不敢向前。”
“西軍撤退,朝廷賞賜段韶馬匹、黃金,進爵為公。”
“武定四年,隨高歡征討玉壁。”
“時高歡身患疾病,城池又沒攻下,便召集諸將,討論行動方案。”
“武定五年春,高歡在晉陽去世,秘不發喪。”
“不久侯景造亂,高澄準備回鄴城,留段韶鎮守晉陽。”
“高澄回到鄴城后,賜給段韶女樂十幾人,黃金十斤,還有繒帛,封長樂郡公。”
“高澄征討潁川,段韶留守晉陽。”
“別封真定縣男,行并州刺史事。”
“武定八年,高洋受禪即位,建立北齊,是為文宣帝。”
“別封段韶為朝陵縣公,又封霸城縣侯,加位特進。”
“段韶上表請求歸還朝陵縣公,乞請封繼母梁氏為郡君。”
“高洋嘉獎他,別封梁氏為安定郡君。”
“又將霸城縣侯讓給了自己的繼母弟段孝言,是時受到輿論的夸贊。”
“天保三年,任冀州刺史、六州大都督,有惠政,深得吏民愛戴。”
“天保四年十二月,南梁將領東方白額偷偷來到宿預,引誘邊民,殺害長吏,致使淮、泗騷動。”
“天保五年二月,文宣帝下詔段韶前去討伐,段韶率軍抵達。”
“適逢梁將嚴超達等圍逼涇州;陳霸先又率眾將要進攻廣陵,刺史王敬寶遣使向朝廷告急;”
“還有尹思令,擁眾萬人,準備襲擊盱眙,三軍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