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跟隨太宰元天穆征討葛榮,平定邢杲,拜為征虜將軍。”
“跟隨爾朱天光打敗萬俟丑奴,被封為石城縣伯,食邑五百戶。”
“普泰元年,任征北大將軍、金紫光祿大夫、散騎常侍。”
“又跟隨爾朱天光平定宿勤明達,另外再討伐夏州賊寇賀遂有伐等人,將他們平定,授任大都督。”
“他跟隨爾朱天光同高歡在韓陵山作戰,爾朱天光戰敗后,于謹就進入潼關。”
“賀拔岳上表將于謹留下鎮守,任命他為衛將軍、咸陽郡守。”
蘇軾:宇文泰到了夏州,任命于謹為防城大都督。兼任夏州長史。
永熙三年,賀拔岳被殺害,宇文泰前往平涼。
正好孝武帝元修敕令將于謹調回任閣內大都督,于謹趁機獻上遷都關中的計策,北魏孝武帝采納了他的意見。
不久,高歡聽說孝武帝有西遷的打算后率軍進逼洛陽,于謹隨北魏孝武帝西遷。
接著他又跟隨宇文泰出征潼關,攻下回洛城,被任命為使持節、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北雍州刺史,晉爵為藍田縣公,食邑一千戶。
大統元年,于謹被授任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大統三年,夏陽人王游浪聚眾占據楊氏壁叛亂,于謹出兵討伐并擒獲了他。
同年,西魏軍東出征討東魏,于謹充當前鋒,進軍到盤豆。
東魏將領高叔禮據守險要城池與西魏對峙,于謹擊敗了他,俘虜兵眾一千人。
趁此又攻下弘農,擒獲東魏陜州刺史李徽伯。
大統三年十月,高歡抵達沙苑,沙苑之戰爆發。
于謹隨宇文泰和將領們奮力作戰,打敗了高歡,晉爵為常山郡公,增加食邑一千戶。
大統四年八月,于謹又隨宇文泰在河橋作戰,任大丞相府長史,兼任大行臺尚書。
稽胡帥夏州刺史劉平叛亂,于謹率兵討伐平定了他。
因功任大都督、恒并燕肆云五州諸軍事、大將軍、恒州刺史,入任太子太師。
大統九年,于謹又跟宇文泰東出征討,進攻柏谷塢,大勝。
同年,東西魏爆發邙山之戰,西魏軍失利,于謹率領他手下的兵馬假裝投降東魏,站在路旁。
高歡的軍隊乘勝追擊逃兵,不曾戒備。
等追擊的騎兵過完了,于謹就從后面攻擊他們,東魏軍驚慌失措。
獨孤信又聚集兵士在后奮力沖殺,高歡的軍隊就亂了起來,因此西魏軍得以保全。
大統十二年,于謹任尚書左仆射,領司農卿。
到侯景歸附西魏時,請求西魏派兵作為支援,宇文泰命李弼帶兵接應他。
不久宇文泰又讓于謹兼任大行臺尚書、丞相府長史,帶兵鎮守潼關,加授華州刺史。
不久任司空,增加食邑四百戶。
大統十五年,于謹升為柱國大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