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治理好了南汾州的匪患,韋孝寬被晉封為大都督。”
“大統十二年,高歡傾東魏軍馬,志在攻取西魏。”
“因玉璧為進軍必經之路,東魏軍便先攻玉璧。”
“東魏軍窮盡各種攻城手段,都沒有攻下玉璧城。”
“之后高歡又用勸降、懸賞的方法,都被韋孝寬一一化解。”
“最后,高歡用殺死韋孝寬侄子來威脅他,也沒有得逞。”
“東魏軍圍攻了玉璧城六十天,死傷十之四五;”
“高歡也病倒了,于是東魏撤軍。”
“不久,高歡因此事氣憤而死。”
“西魏文帝元寶炬嘉獎韋孝寬守城有功,派殿中尚書長孫紹遠、左丞王悅到玉壁慰勞,授予他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晉封爵位為建忠郡公。”
蘇軾:韋孝寬,本名寬,又名叔裕,字孝寬,是以字行于世的。
京兆韋氏在南北朝期間的另一位戰場達人、南梁大將韋睿出馬,嚇跑了北魏中山王元英。
韋孝寬是武威太守韋旭的次子,因為其兄韋敻立志作一位大隱士,所以韋家便著力培養韋孝寬。
韋孝寬確實是一位值得投資的官n代,從小便好讀經史,長大后不僅是一位腹有詩書氣自華的佳公子,而且溫和正直、深沉機敏,看上去就讓人信服。
韋孝寬二十歲時,正趕上蕭寶夤在關中發動叛亂。
蕭寶夤是南齊宗室,齊亡后逃入北魏,尚公主,封齊王,在魏國也算混得風生水起。
可是,當他率軍進入關中討伐叛亂時,忽勝忽敗,搞得朝臣對他非議叢生。
蕭寶夤為此憂懼不已,加之此時的北魏日暮途窮,蕭寶夤索性反了他娘的。
在造反事業如日中天之際,蕭寶夤竟然卑鄙地派人刺殺了著名的學者型官員酈道元。
韋孝寬聽說朝廷為了平叛的事爭論不休,就主動前往都城洛陽,請求讓他作為先鋒前去平叛。
憑著出身名門,加上一張少年老成的臉皮,朝廷大員們居然很欣賞他的這種任事風格,讓其作為統軍隨同馮翊郡公長孫稚入關平叛。
血氣方剛的韋孝寬很快在戰場上找到了人生的奮斗目標,并為了這個目標奮勇作戰,榮立軍功。
班師后,韋孝寬被任命為國子博士。
這個封賞有點無厘頭,人家明明是一個軍功少年,怎么給予一介書生的待遇呢?
所幸,朝廷又給了他代理華陰太守的職務,才沒有埋沒這位允文允武的不世將才。
不久,出身弘農楊氏的侍中楊侃就任大都督一職,出鎮潼關,因為缺少能戰之士,就征召韋博士到其麾下擔任司馬。
楊侃和韋孝寬見面沒有侃上幾句,就被眼前這個十里八鄉的俊后生折服了。
于是,他二話不說就大搞拉郎配,將其召為毛頭女婿。
韋孝寬此后得到了弘農楊氏的不少支持,這也是他后來站隊楊堅的一點香火情。
再后來,韋孝寬晉級為宣威將軍、給事中,還掛上了山北縣男的爵位,算是在公務員隊伍中有了進身之階,開始為京兆韋氏增光添彩了。
“西魏恭帝元年,韋孝寬與燕公于謹進攻江陵,得勝,因功晉封穰縣公。”
“還朝后被授予尚書右仆射,并賜姓宇文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