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聽聞其立功,很是高興,下詔褒獎,晉王楊廣卻認為賀若弼先期決戰,違反軍命,于是把他交給了執行軍法的官員。”
“隋文帝楊堅召見賀若弼,很是贊賞,賜給御坐,進位上柱國,封爵宋國公,真食襄邑三千戶,給予許多賞賜,又把陳叔寶的妹妹賜給他做妾。”
“拜右領軍大將軍,不久轉右武候大將軍。”
“滅陳以后,地位更加顯貴,他的兄長賀若隆做武都郡公,弟弟賀若東為萬榮郡公,并為刺史、列將。”
“家有珍玩不可勝數,婢妾都身穿綾羅綢緞,生活奢侈。”
“從此,驕傲自滿,自以為功名在群臣之上,常以宰相自許。”
“既而楊素為右仆射,賀若弼仍為將軍,心里很是不平衡,還將不滿的情緒顯露出來,因而于公元592年遭致罷官。”
“怨氣愈甚,又過了幾年,隋文帝將其下獄。”
“公卿認為賀若弼怨憤過重,奏請處以死刑。”
“隋文帝猶豫數日,考慮到他的功勞,于是免他一死,除名為民。”
“幾年之后,賀若弼恢復了爵位,但隋文帝忌其為人,所以不再被任用。”
“然而每次宴請賞賜,都給他很高的待遇。”
“公元604年,楊廣即位為帝,賀若弼就更加被疏遠了。”
“公元607年七月,隨楊廣北巡至榆林。”
“楊廣命人制造了一個可容納數千人的大帳篷,用來接待突厥啟民可汗及其部眾。”
“他認為這太過奢侈,與高颎、宇文弼等人私下議論,被人所奏。”
“楊廣認為他這是誹謗朝政,于二十九日將他與高颎、宇文弼等人一起誅殺,時年六十四歲。”
辛棄疾:賀若弼平陳戰爭之后,賀若弼受到了隋文帝的賞識。
隋文帝賞賜給他的奇珍異寶多到堆不下,他家里的女眷各個花枝招展穿金戴銀。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賀若弼的哥哥弟弟也沾了不少光,分別被封為武都郡公、萬榮郡公。
一時間賀家聲名鵲起,成為了舉國聞名的高門大戶。
賀若弼無論出現在哪里,都會引起周邊群眾一陣騷動。
賀若弼就這樣逐漸迷失在了皇帝的賞識、群眾的吹捧聲中,變得越來越自負,誰都不放在眼里。
他甚至公開嘲諷說隋文帝最喜愛的兩位宰相楊素、高颎是酒囊飯袋,這不僅惹得兩位宰相心生不滿,就連隋煬帝也感覺非常沒有面子。
因為這兩位宰相是他一手提拔的,說他們是酒囊飯袋那不就是在影射皇帝不能選賢任能么?
隋文帝一向自視甚高,怎么能允許別人嘲諷自己呢?
于是他生氣地不再重用賀若弼,將賀若弼貶為庶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