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萬歲擅長騎馬射箭,而且喜讀兵書,并精通占卜。
周武帝時,做官初任侍伯上士。
北周末,以軍功拜上大將軍。
隋初,因事配敦煌為戍卒。
旋從軍擊突厥,以功領車騎將軍。
滅陳后,從楊素擊江南高智慧等叛亂,率二千人逾嶺越海,轉戰千余里,攻陷溪洞不可勝數。
開皇十七年率軍擊降南寧州夷帥爨翫,深入至渠濫川。
之后又隨楊素擊突厥,達頭可汗聞其名即撤走。
旋為楊素所讒,被指為廢太子楊勇之黨,遭冤殺。
“京兆杜陵人,年輕時英俊威武,擅長騎馬射箭,勇猛兇悍,敏捷如飛,喜讀兵書,并精通占卜。”
“北周保定四年,北周和北齊戰于洛陽城北之北邙山,他隨史靜在軍中,觀察戰場形勢,認為北周軍將敗,并令左右換裝離去。”
“不久,北周軍果然大敗,史靜因此對他的才能十分驚奇。”
“北周武帝在位時,他由平民百姓提升為侍伯上士。”
“北周建德六年,北周武帝宇文邕率軍平定北齊時期,史靜戰死。”
“史萬歲作為忠臣之子,拜開府儀同三司,襲爵為太平縣公。”
“北周大象二年五月,北周宣帝宇文赟病死。”
“北周靜帝宇文衍年幼,大丞相楊堅專政。”
“六月,相州總管尉遲迥,作為北周文帝宇文泰外甥,恐怕楊堅專權對北周不利,公開起兵反對楊堅。”
“軍至馮翊郡,有群雁飛,發弓射去,雁應弦而落。”
“三軍見其射技如此高超,心悅誠服。”
“軍至河北,與尉遲迥軍相遇,史萬歲每戰先登,勇冠三軍。”
“鄴城之戰,官軍初戰不利,稍稍退卻,情勢十分危急,史萬歲身先士卒,馳馬奮擊,連擊數十人。”
“其余部眾也齊心協力作戰,官軍士氣復振,迅速扭轉了戰局。”
“平叛后,史萬歲因功拜為上大將軍。”
“數年后,因大將軍爾朱績謀反被殺而受牽聯,發配敦煌為戍卒。”
“當時隋文帝為完成統一大業,正與突厥作戰。”
“隋在抗御突厥進攻的同時,已完成了反擊準備。”
“隋開皇三年四月,隋軍發起全面反擊。”
“隋文帝楊堅命秦州總管竇榮定率九總管、步騎兵三萬,由涼州道北擊突厥。”
“五月二十四日,與突厥阿波可汗所部在高越原地區相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