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是我國歷史上最有名的短命王朝之一,它如同一朵絢爛的煙花,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隆重又倉促的一筆。
在隋朝時期,也出現了不少如煙花般絢爛的大將。
他們都為隋朝的發展做出過杰出的貢獻,但是最后卻因為一句話而慘死,隋朝第一猛將賀若弼就是代表之一。
“賀若弼,少有大志,甚為驍勇,善于騎射,博聞強識,在當時有很大的名聲。”
“北周齊王宇文憲聞后,對他十分器重,用為記室。”
“不久,封當亭縣公,升小內史。”
“公元579年,隨上柱國、行軍元帥韋孝寬攻克淮南等數十城,使長江以北土地都劃入北周。”
“其中賀若弼所出計謀居多,于是拜為壽州刺史,改封襄邑縣公。”
“次年,楊堅為北周大丞相,總攬朝政,眾心不服。”
“相州總管尉遲迥于鄴城起兵造反。楊堅怕其隨之生變,急派親信長孫平取而代之。”
“公元581年,楊堅受禪登基,改國號隋,是為隋文帝。”
“楊堅稱帝后,就有吞并江南、統一中國之志。楊堅查訪可勝任者戍鎮江淮。”
“因尚書左仆射高颎推薦,于是楊堅拜賀若弼為吳州總管,鎮江北要地廣陵,委派給他平陳之事,經略一方,作滅陳準備。”
“公元587年,楊堅多次謀議滅陳之策,高颎、楊素、光州刺史高勱、虢州刺史崔仲方等爭獻平定江南的計策。”
“賀若弼也獻取陳十策,獲得隋文帝稱贊,贈賜寶刀。”
“公元588年十月,楊堅在壽春設淮南行臺省,以晉王楊廣為行臺尚書令,主管滅陳之事。”
“又命楊廣、秦王楊俊、楊素并為行軍元帥,高颎為晉王元帥長史,右仆射王韶為司馬,集中水陸軍51.8萬。”
“由晉王楊廣節度,東至大海,西到巴、蜀,旌旗舟楫,聲勢浩大。”
“隋軍自長江上游至下游分八路攻陳,賀若弼為行軍總管,率軍出廣陵,集中在長江北岸。”
“攻陳前,賀若弼賣掉老馬,大量購買陳船,藏匿起來,又買破舊船只五六十艘,泊于小河,使陳軍以為隋軍沒有戰船。”
“又多次將換防士兵集于廣陵,大張旗幟,營幕遍野,還使士卒沿江射獵,人馬喧噪,陳軍因被迷惑,所以毫無察覺。”
“公元589年正月初一,長江下游隋軍乘陳歡度元會之際,分路渡江。”
“賀若弼軍提前發起進攻,出廣陵南渡。陳軍猝不及防,慌潰而逃。”
“初六,賀若弼軍乘勢攻占陳南徐州,擒其刺史黃恪,俘獲敵眾6000余人,均優待釋放。”
“賀若弼軍軍令嚴明,秋毫無犯,有軍士拿民間一物者,立斬不赦。”
“又進軍蔣山的白土岡,先后擊敗陳將田瑞、魯達、周智安、任蠻奴、樊毅、孔范、蕭摩訶等。賀若弼于是從北掖門入城。”
“但此時西路軍總管韓擒虎已率五百騎兵于朱雀門先期入城,并俘獲陳后主,占據了府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