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怕遭到宇文化及和王世充的前后夾擊,瓦崗軍歸降隋朝,徐世勣被重新加封為右武候大將軍,并受命與宇文化及作戰。”
“最終,宇文化及戰敗,但瓦崗軍也勢力受損。”
“唐武德元年九月,王世充趁瓦崗軍勢力受損之機,出兵討伐。”
“將領程知節、秦叔寶等先后被王世充擒獲,單雄信投降王世充,瓦崗起義軍瓦解,李密投降唐王朝,他之前所轄之地由徐世勣接管。”
“武德二年,徐世勣將轄地的土地與戶口統計完全,交由李密上呈給唐高祖李淵。”
“因其不肯越過李密獻地而為自己邀功,唐高祖贊其純臣,賜其李姓,授職黎州總管,加封萊國公、上柱國。”
“他的父親徐蓋也改姓李氏,封為濟陰王,后改封為舒國公。”
蘇軾:王世充廢楊侗自立為帝,建立鄭國,徐世勣奉令統率河南、山東之兵以拒王世充。
武德二年十一月,河北軍閥竇建德攻陷黎陽,俘虜了李世勣的父親李蓋、淮陽王李神通、魏徵、同安公主等,本已經撤離的李世勣為救人質,只好返回黎陽向竇建德投降。
此后,竇建德以李蓋為質,令李世勣鎮守黎陽。
李世勣幫助竇建德擊敗王世充部后,取得了竇建德的信任。
李世勣遂建議竇建德親征河南,想要借機將其殺死。
武德三年,李世勣與魏郡李文相結拜,在入拜李文相之母霍氏時,聽聞霍氏哭訴竇建德無道,其妻弟曹旦侵擾河南時,寬慰她說一個月后必將殺掉竇建德和曹旦,然后帶霍氏等歸順唐朝。
由于被妻子產子所誤,竇建德遲遲沒有啟程前往河南,李世勣圖殺他的計劃也無法實施。
霍氏本善騎射,又恐事久生變,便令兒子李文相在宴飲時設伏兵殺掉曹旦的偏裨二十三人,然后舉兵起事。
而李世勣因計劃泄露,又無力對抗曹旦,與舊部郭孝恪帶領幾十名騎兵歸降唐朝。
武德三年,晉陽軍閥劉武周勢力威逼關中,與唐對峙,劉武周麾下將領宋金剛進攻浩州時被唐軍打敗,向北逃亡。
李世勣在秦王李世民的帶領下,追擊宋金剛于雀鼠谷,一日八戰八勝,斬獲數萬敵軍。
同年,李世勣跟隨李世民進逼洛陽,討伐鄭國王世充,奉命接管了管州,并在之后擊退了鄭國太子王玄應,勸降了鄭國滎州刺史魏陸。
武德四年,李世勣暗中策應,接受鄭州司兵沈悅投降,占領了虎牢關,俘獲了鄭國荊王王行本。
竇建德應王世充請求增援鄭國軍,因輕敵敗于虎牢關,竇建德被俘,王世充也在此后被殺。
武德四年十二月,竇建德舊部劉黑闥聯合東突厥再次起兵,李世勣跟隨李世民討伐。
在劉黑闥進逼宗城時,屯守在此的李世勣遭遇慘敗,只身逃往洺州。
武德五年三月,李世勣與劉黑闥部將高雅賢在洺水遭遇,李世勣引兵逼營,高雅賢因酒醉單槍匹馬追擊李世勣,被李世勣部將刺死。